我要飞得更高 ——焦作新教育人物印象之五

标签:
校园新教育毛虫焦作教育 |
分类: 行走新教育 |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
时而宁静时而疯狂
现实就像一把枷锁
把我捆住无法挣脱
这谜样的生活锋利如刀
一次次将我重伤
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
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
飞得更高
一直在飞一直在找
可我发现无法找到
若真想要是一次解放
要先剪碎这有过的往
我要的一种生命更灿烂
我要的一片天空更蔚蓝
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
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
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时而宁静时而疯狂
现实就像一把枷锁
把我捆住无法挣脱
这谜样的生活锋利如刀
一次次将我重伤
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
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
飞得更高
一直在飞一直在找
可我发现无法找到
若真想要是一次解放
要先剪碎这有过的往
我要的一种生命更灿烂
我要的一片天空更蔚蓝
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
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
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这首《飞得更高》是每一个新教育人都非常熟悉的歌曲,每次新教育大会上都会被反复播放,它被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定为院歌。每次听到这首歌,我总会被新教育人那种成长的渴望、向上的力量所感动。
这次到焦作,再次被这样的渴望、这样的力量感动着。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zhuyongxin/201006021105010339.jpg——焦作新教育人物印象之五" TITLE="我要飞得更高 ——焦作新教育人物印象之五" />
2010年4月10日,早晨7点50分,我们来到了焦东路小学。从每间教室里传来美妙的晨诵声,诗歌就这样开启着孩子们每一天的黎明。焦东路小学是焦作市最早开始新教育实践的学校之一。现在,新教育已经从语文学科发展到其它学科,并且涌现出了像郑李艳、张艳芬、尤晓慧这样的榜样教师。在题为《幸福的路一起走》的沙龙活动中,校长与老师们讲述了许多感人的新教育故事。最打动我的,是即将退休的“老毛虫”尤晓慧老师的故事。
作为一名老教师,在她的教育生涯即将结束的时候,遭遇到了新教育。最初她曾想:每天忙碌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额外还要做晨诵、写随笔、带着孩子阅读等等,自己已经快要退休,还有必要这么费劲去尝试一项新的实验吗?
但是,出于对孩子的热爱,出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她还是与她班里的60多个孩子一起上路了。刚开始尤老师对电脑一窍不通,打字速度也非常慢。但她还是请学校新教育共同体的老师帮她在教育在线创建了一个毛虫之家,因为不太会打字,尤老师就让女儿帮忙把自己想要对家长们说的话发在帖子上。尤老师说,当她第一次在电脑上敲打出像样的文字时,她竟然像一个小孩子考试得了100分一样欣喜不已。
做着做着,尤老师开始对读写绘入了迷,她几乎每一星期要和孩子们分享一个绘本故事,进行一次读写绘练习,孩子们每次的写绘作品她都会发在毛虫之家,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同时,她也开始大量阅读教育理论书籍与新教育童书,从《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到《窗边的小豆豆》;从《朗读手册》到《爱的教育》,另外还和孩子们一起共读了大量的童书:《我和小姐姐克拉拉》、《石头汤》、《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跑猪噜噜》、《小猪唏哩呼噜》、《苹果树上的外婆》、《一百条裙子》、《绿野仙踪》等。尤老师深有体会地说:“几十年的教师生涯所读的书加起来,还没有走进新教育以后读得多。”“有美丽童书陪伴的童年实在是太幸福了,我不知不觉地也在这阅读的幸福中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zhuyongxin/201006021109320195.jpg——焦作新教育人物印象之五" TITLE="我要飞得更高 ——焦作新教育人物印象之五" />
尤老师的执着得到了校长和同事们的认可,教研组的同事们嬉称她为“老毛虫”。她的故事在市里举行的新教育交流研讨会上也感动了与会的领导和教师。而她们班的主题帖也被教育在线推为
“优秀主题帖”。这是尤老师没有想到的额外奖赏。尤老师几次在发言中说:“我承认自己是一条又老又笨又很执著的老毛虫。也许在短时间内我无法成为最肥硕的那只,但是我会一直坚持,即使有一天我退休离开了最爱的课堂,不能再和这群可爱的小毛虫共同阅读,我还会将晨诵、午读、暮省——这种回归朴素的新教育生活方式坚持下去,去感染我身边的朋友或邻家小孩。”
“新教育人永远年轻,青春不老”。这是我对于尤老师的印象,也是我对她的祝福。
在焦作市马村区工人村小学,一所处于城乡结合部的普通小学,我见到了赵素香、王丽娜老师和她们班的部分家长委员会代表,他们一起讲述了在实验过程中和孩子共读共写共同成长的故事。实验中,赵素香老师为了让家长能更多的地了解、参与和支持实验,她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三次全体家长参与的家长会。每次家长会她都会首先带给家长一首直抵心灵的新教育晨诵诗和和绘本故事,《爱心树》、《等一会儿,聪聪》、《犟龟》……这些经典的绘本故事让家长们感受到了新教育儿童课程的魅力。就这样,无须更多地说教,家长就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了。
另外赵老师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召开针对部分家长的家长沙龙活动,不断地通过校信通给家长发短信,不定期地给家长写信,促进和家长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家长会,他们班许多优秀的家长凸显出来:像刘怡然、崔靖文、王宇晴这些孩子的家长,为班级工作和全区的新教育推广工作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赵老师在实验中也曾受到过委屈和误解,但赵老师最终坚持了下来。她说,是大多数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给了她在新教育路上继续前行的勇气与决心。王宇晴的家长在赵老师的班级主题帖上留言:“赵老师,我们永远支持你!!你为毛虫们所花费的心血,会在他(她)们翩然化蝶的瞬间得到永恒的补偿!”还有一位家长这样写道:“赵老师,我们都替您难过和抱不平。您把爱无私地给了孩子们,替家长承担了太多的责任。我们做家长的永远支持您,为了孩子们,请您再走一步!”
就这样,赵老师的执着,打动了家长,感动了领导。在每天琅琅的诗歌声中孩子们与黎明共舞,在每个午后孩子们静静地打开一本书,在每一个黄昏家长和孩子手中都捧起了书。孩子们的进步家长看到了,学校领导看到了!2009年5月21日,赵老师作为2008年度焦作市四万名教师中唯一的一位小学功勋教师,受到了市政府的嘉奖,市委书记亲自为她颁奖。赵老师在获奖感言中说:“是新教育,让我知道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美丽;是新教育,让我和孩子们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感谢新教育!”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zhuyongxin/201006021129300117.jpg——焦作新教育人物印象之五" TITLE="我要飞得更高 ——焦作新教育人物印象之五" />
与赵素香老师有着同样传奇的王丽娜老师,是马村工小的新教育并蒂莲。2007年9月,王丽娜老师带领班里的72个孩子开始了新教育之旅。一开始,她就清晰地意识到,新教育必须要有“新”父母,一定要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在家长会上,她不厌其烦地讲亲子共读的好处,讲绘本故事。她不断地用书信的方式与家长们沟通,发现榜样,让榜样言说。慢慢地,学生家长开始通过书信与她交流、谈心,亲子共读成为班级文化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她借鉴了“三人组日记”的形式,三个孩子一组,共买一个日记本,每人每周写两篇日记。如果每周的两篇日记都被评为“优”,即可荣获本周“优秀小作者”的称号。期末做以统计,获得一定数量的“优秀小作者”,可以被评为班级“写作明星”。她把日记作为学生“暮省”的方式,阅读孩子的三人组日记,是她了解孩子的重要渠道。
她还进行了学生自编童话和校园小说的尝试。在共读了《爱丽斯漫游奇境记》以后,孩子们好像意犹未尽。于是王老师就鼓励大家编童话,要求每人创作一本童话集,结果一本本童话书诞生了。有的孩子一下子竟然写了十几章。
在共读了《女生日记》以后,孩子们感觉这样的创作并不困难。于是,王老师又鼓励学生们利用国庆长假,创作自己的校园小说。没有想到,假期结束后,大多数孩子都创作出了一本七、八千字的校园小说。
更加有挑战意义的是,在共读了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以后,孩子们非常向往巴学园,称巴学园是学习的天堂,是一个充满关爱、理解,没有歧视的学校。王老师想,再过两个月孩子们就要毕业了,小学生活会给他们留下些什么呢?她萌生了一个想法:让孩子们写一本小学生活回忆录,既是对小学生活的总结,也是送给自己的一份毕业礼物。在马村工小,几位孩子为我朗读了他们的“回忆录”片段,童趣童真、诙谐生动的文字,让在场的老师们赞叹不已。
“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这是我对于马村工小的印象,也是我对新教育学校的期待。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zhuyongxin/201006021137090287.jpg——焦作新教育人物印象之五" TITLE="我要飞得更高
10日下午,焦作市新教育实验的成果展示在焦作人民会堂举办,在张硕果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中,焦作的新教育人物一个个闪亮登场,她们的故事打动了前来参加卓越校长峰会的1000多名局长和校长。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来自中站区造店回民学校的赵莉莉老师,我记得她的故事就是以《我要飞得更高》为题的。
赵莉莉是一位来自农村的普通教师。她的改变,是从一场报告开始的。2007年8月,我和常丽华老师应邀在焦作做了一场新教育实验的报告。她说报告结束以后,她就直接找到了教科所的张硕果老师,激动地说:“我也想成为一只新教育毛虫!”她许下诺言,要让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因为她、因为新教育实验而骄傲。
回到学校,她就为自己的班级建立了主题帖“读书吧,像走在朝圣的路上那样”,引领一群小穆斯林开始走上了毛虫之旅。当时学校还没有人做新教育实验,她就开始了一个人摸索。因为需要在网上发帖子,自己又没有电脑,只好每天下午放学后等其他老师下班回家后她再用学校的电脑写帖发帖。刚开始打字太慢,以至于每次回家,家里人都早已吃过饭了。从学校往家去的路上,有很长一段没有路灯,无论是夏天的群星闪烁,还是冬季的漆黑寒夜,她从来没有胆怯过,她说,自己心里有一团火,所以很温暖很充实。
她告诉我们,她和一群可爱的小穆斯林,在童书铺成的黄砖路上,正欣喜地做着一件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简陋的教室墙壁上,贴着她送给班里孩子们的三句话:让黎明之光在晨诵中升腾;让生命成长在午读中拔节;让亲子共读在暮省中静放。
她告诉我们,在通往幸福的崎岖小径上,她一直坚持与孩子们的父母相互扶持,虽然走得蹒跚艰难,但她相信,她们每一个深深的脚窝里终会开出一簇簇美丽的鲜花。所以,她与父母和孩子们一起粉刷教室的墙壁,一起编排、演出新教育的课本剧,一起抄春联,一起到森林公园观察树木,一起收获成长的艰辛与喜悦。
她告诉我们,在体育老师、音乐老师和父母们的帮助下,她正在努力让班里每个孩子掌握一套传统拳术套路(太极拳),吹奏一种简单乐器(竖笛),熟悉一种美工技能(剪纸)。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是一个只要分数而没有文化之根的应试机器,希望看到穿越岁月后班里那些小种子用生命开出的小花。
她告诉我们,她其实并不孤单。她的努力始终在焦作新教育团队的鼓励和指导之下,而她也感动了所在区域的领导和校长们,2009年5月,中站区乡村学校新教育研讨会放在了她的学校举行;一群教师在她的鼓动下组成了一支乡村毛虫小团队,“新教育垄上行”的主题帖也记录着她们成长的足迹。
现在,赵莉莉老师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新教育毛虫了。她有多篇文章在《焦作教育研究》和《教育时报》上发表,她还先后到焦作市人民中学、孟州市育新小学等学校给老师们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与前来取经的温县、博爱、沁阳等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分享自己的新教育实践。去年的海门年会上,她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今年年初,中站区教育局局长还亲自奖给她一台电脑。
赵老师把这些都看作“额外的奖赏”。她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不是为新教育之“名”来,也不应是为攘攘之利往。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和孩子一起幸福成长的生活。她说,正如“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院歌中唱的那样:我知道我想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
是啊,在焦作,像尤晓慧、赵素香、王丽娜、赵莉莉这样的老师还有许多,她们都很普通,很朴素,她们都把自己的根扎在教室里,把自己的生命融在孩子们的生命之中。她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向往那片更高的天空。
前一篇:我的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