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官员老师眼里的新教育
标签:
教育 |
分类: 行走新教育 |
陶西平(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提出的新教育实验,推动了中国的教育行动的研究,推动了一种中国的教育风格的研究,它如一条鲇鱼,必将搅动中国教育这一缸水!
程方平(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与长于坐而论道的学院派不同,新教育实验的最大特点在于注重行动。新教育不仅是先进理念与实践的结合、与师生实际的结合,更是教育理想从书斋走向现实的成功产物。他所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创新,是能够植入学校、深入教师和学生内心,能够唤起教育者和学习者创新热情的那份真诚和实在,这在现代中国教育界是最需要的,也是最缺乏的。
张俊平(《江苏教育》杂志社主编):新教育实验是一面旗帜,它用理想的方式向当下的中国教育说“不”;新教育实验是一种追求,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中国教育的“桃花源”;新教育实验是一种自觉,它用行动告诉人们,中国教育到了返璞归真的时候了。
张荣伟(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新教育实验”是一条汇聚民间教育智慧的河流,它贵在于且旨在于唤起教育者的教育理想、教育激情和行动自觉。我们有理由相信,由“新教育实验”所建构的这套灵动、开放的话语体系,会在多样而又具体的行动过程中不断得以检验、修复和完善,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势必启迪着当前基础教育实验改革的话语建设,并将对中国教育科学的未来研究范式产生积极影响。
朱小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事实证明,(新教育)这种开放性、公益性的教育实验改革与我国学校发展的实际以及师生所处的生存状态极其符合,切实促进了学校以及师生的真实生动的发展。”
张丙辰(河南焦作市教育局局长):新教育实验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看到的最具实践性、操作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素质教育的践行方式,也是我们一直在寻找而一直没能找到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因此,经过反复的研究论证,市教育局党组决定,就以新教育实验作为焦作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有效的载体,用新教育实验来全面推进焦作的素质教育。
奚亚英(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新教育为我们全校师生的教育生活涂抹上幸福的色彩!
赵莉莉(河南中站造店回民学校老师):一个在安逸、迷茫、颓废中高高兴兴消沉的生命在新教育的牵引下,开始了一个新我的熔炼。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和什么人同行。和新教育同行,我们的心会走得很远。
王羽(安徽省五河县实验二小校长):这些可爱可敬的教育精灵,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激情,深深感染着我及同伴。教育是美丽的,教师的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有人说这是传说。可爱的新教育毛虫们,用她们真实的经历告诉我,这不是传说。
大杨树(河南焦作一位小学教师):接触新教育,走进新教育,我们过上了一种全新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从晨诵,到午读,再到暮省,没有了往日的埋怨,没有了今日的唠叨,没有了以后的忧虑,只有对现在教育生活的把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