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未成年人的心灵有一个永恒的家
(2009-03-09 11:04: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 |
(作者:朱永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在讨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时候,许多人自然想到编教材、进课堂,其实,我认为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进行,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规律。德性与知性的形成途径是不一样的,其中道德的实践活动对德性的形成非常重要,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也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在德育工作中,我们一直热衷于搞道德教育课题,把道德教育文字化、大纲化,其实,这样的道德教育效果是很脆弱、很苍白无力的。道德教育应该存在于活生生的生活中,存在于孩子与孩子的交往中,存在于孩子与老师的交往中。必须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创造自然的德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
前一篇:教育需要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