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学钢琴(2008.7.20. 星期天 晴)
标签:
育儿 |
答应过暮暮,在她四岁的时候送她去学钢琴。
昨天,朝朝暮暮第一次上钢琴课。
和老师初步定的时间是每周六晚上七点到八点。朝朝暮暮一起上课。
两个小家伙兴高采烈地去了,一路哼着小曲。去了之后,老师发了一本教材《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1)》,然后开始上课。一开始上课,暮暮同学就有些紧张,老师先讲乐理知识:什么认识钢琴键盘,什么找到中央C,还有去认谱表、全音符,以及高音谱号、低音谱号啥的。这一阶段多多少少有点枯燥,朝朝暮暮听一会儿,走一会儿神,在钢琴键盘上乱按几个音,然后吐吐舌头,笑一笑。
噼哩啪啦讲了一通之后,老师看小姑娘眉清目秀的,就让暮暮先试试,在钢琴键盘上找到所有的C。就跟第一次上绘画课一样,暮暮同学一下子就懵了,手都举不起来了,还别说手形,更没法去放松。鼓励了半天,小姑娘就愣在凳子上,不肯动弹了。只好让朝朝试。朝朝稍稍放松一点点,但也显得很胆怯与羞涩,他的表现是手指犹疑地指向某个键,然后看着老师,如果老师是鼓励的眼神,他就咧嘴一笑。如果老师的眼神里看不出什么,或是暗示“不正确”,他立时就手足无措,小手慌着不知该往钢琴上哪里挪腾了。
两个小家伙也有一点儿相互捣乱。比如朝朝在键盘上找中央“C”的时候,暮暮在一旁无聊,就会敲琴盖玩儿;暮暮绞尽脑汁感觉全音符四拍的时候,朝朝则在房子里冲过来冲过去,惹得暮暮时不时回头。
这堂课结束了。
老师说:下次,让朝朝和暮暮分别来上课吧。来一个,领走一个。那样纪律更好一些,学得也更快一些。
哦,既然老师提这样的要求了,那就这么办吧。
布置作业:回家以后让朝朝暮暮将今天讲的乐理知识全都记住,然后没事就带他俩到琴房来练练琴吧。
回家路上,问朝朝暮暮:学钢琴好玩吗?
倒都回答说:好玩,还来学。
哦,我还以为他俩觉得枯燥,没意思透了呢。钢琴学成之前需要进行的大量、重复的、枯燥的训练,实在是需要耐性与毅力,需要有家长严格监督的。
爸爸在一旁叹息一声:朝朝暮暮如果真要学钢琴,是一定会挨打的。
太有可能了,哪个孩子除非天赋异禀、而且特别热爱音乐的,否则谁愿意每天花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坐钢琴旁,乖乖地一遍遍练习呢?家长不拿出点特别的强制的纪律要求和手段,估计无法达成效果。
正发愣的时候,朝朝暮暮的爸爸问我:想好了没?朝朝暮暮到底学不学钢琴?家里到底买不买钢琴?
暮暮蹦了起来:买钢琴吧。
好吧好吧,买就买。
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自己回忆接触过的一个心理学病例:一个小学女生因为不堪忍受爸爸妈妈强迫她学钢琴,将开水倒在钢琴上,用刀去划钢琴。潜意识里,她是将全部的恨意转嫁到钢琴上了。
我不要做那样的妈妈。
娱乐为主,兴趣为主,如果压力有十分,在学钢琴这件事上,我只向朝朝暮暮施五分力。
真心期望着,学钢琴不是我的梦想,而真正的是朝朝暮暮自己的梦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