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需要回答(2007.10.12 星期五 多云)

(2007-10-13 07:21:48)
 

是什么让他(她)在梦里哭泣?

每个清晨,我都会坐在电脑前。隔着镂空的书架墙,是卧室。传来三个人舒缓的呼吸声。

偶尔地,朝朝或是暮暮,会突然哭泣。还偶尔,他们会带着哭腔地喊一声,“妈妈”。

我在第一时间冲过去,目光瞬间由光标闪烁的屏幕移到黑暗里,不太适应,脚步就有些深一脚浅一脚,眼前就有些幻像,光影垒成的墙或是坚硬的黑洞,让我有空落落碰撞与坠落之感。待终于能够模糊看清楚了,往往我已经俯身在朝朝或暮暮的身旁,下意识地在替他们掖着被角,挨着他们的额头,如果是背对着,我会轻轻抚触他们的后颈,后颈处有一小握柔软的粉嫩的痒痒肉。抚摸着,他们会安睡。黑夜原来也是有光亮的,我看得清他们的小脸。朝朝喜欢蹩着眉,听说像我。暮暮会嘟着小嘴,让人忍不住想亲亲那粉红的嘴唇,抚平涟漪。

我一直在说话,只是声音轻柔到自己都意识不到,像是回答他们,也似乎在自言自语,我说:“妈妈在,快睡吧。”

其实这样的时候,朝朝暮暮已经在继续入睡了。或者说,他们一直在睡梦里,梦境永远是一个仅仅只能自己前往,旁人永远无法抵达的陌生国度。他们哭泣,他们喊“妈妈”,原因在梦里,完全是下意识的,他们自己不知道,醒来后也不会记得。

可是我知道。我听见了。于是我回答。

我在他们的身边静静呆一会儿,遥想一会儿,梦里感伤着什么?因为失去了什么,还是无法拥有什么。梦里有什么?是恐龙,还是巫婆。梦里发生了什么?是被追逐,还是没法追赶?

我不知道,而且,大概也不会有答案。

我只知道,朝朝暮暮喊了一声“妈妈”,我需要回答。

无论原因。原因是不需要问的。无论他们喊过之后是否记得。不记得有什么关系。也无论他们是不是听到回答,甚至在乎回答。我需要回答。

还有的时候,白天的时候,朝朝暮暮在那儿玩玩具,看书,甚至两个人在疯跑。我靠沙发上,也看着书或是发着呆,突然就听见朝朝或暮暮没来由地喊我一声:“妈妈”。我回过神来,应答道:“什么?”我去看他们,他们有时会说起一件事,或是发一句感慨,有时会停下来对我笑一笑,有时会抬起头来回看一眼,还有时,他们看也没看我,继续自己的游戏。

孩子喊着“妈妈”,有时,他们不需要回答。

可是,我需要回答。

对孩子来说,呼唤像是风起,于是云涌。可是谁能去追究风从哪里起?缘自哪座山,千里之外,还是万里之遥。起于哪片海,东边的,还是南方的。甚至可能是由于,一只蝴蝶扇动了它的翅膀。追究原因有什么意义吗?对我来说,没有。我只听见了他们在喊我。

对孩子来说,叫一声妈妈,有时是为了听见回声。哪怕空气中声波纵横,可是惟有那最熟悉的声音最亲爱,可以编织成温暖的巢。还有时,孩子喊你的名字,大概是为了听见自己,确定自己的存在。人常常陷于虚幻之中,浮生若寄身是客,我们需要一样既物质又心灵的证据。

比如爱的声音。

前几天看网上消息,说诗人余地自杀。

名为余地,却做了一件不留余地的事情。

似乎是他吧,湖北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某天,给我所在的杂志邮过稿件。有些印象,那时我们有诗的栏目。我知道他写来的是诗,却不是情诗,刊登了吗?不记得了。

去他的博客看,就看见他的双胞胎儿子的照片,平平,和安安。不到三个月。

各式各样的评价铺天盖地而来。有的赋予沉重的思想及意义,有的梳理诗人自杀现象,有的忧心文坛以及中国文学的前景,有的人斥责他,从男人应该承担的丈夫与父亲责任的角度。有的人在惋惜,为他重病和阴影中的妻子,最无辜的是孩子。当然,范稳先生说:谁自杀了,都跟中国文学的希望没有关系。只跟他的亲人有关,跟他自己有关。在一个失去的鲜活生命面前,文学的希望算个屁。”

他是一个诗人,写现代诗。他有思想。他留下两个孩子,他是父亲,却也不是父亲。

人生而有命。

无论怎样,平平和安安一样会长大。或者富裕或者贫穷,或者健康或者孱弱。一样地爱与被爱,体察恨,冷漠,等诸如此类。有父亲相伴,或是没有,都不能改变成长的过程与结局。他们会很早知道生父,也或者被刻意隐瞒很长一段时间。在知悉身世之后,会恨父亲吧。或是心情复杂,难以评价。

我只是想,平平安安会沉默着坐在夜里。他们感受着自己的血液在血管里流淌。那是种奇怪的感受,它是内循环,只在自己的体内。但血从哪里来?那一脉从哪里承袭,源头在哪儿,血山之巅可有血莲?也许他们不能如此真真切切,他们只觉出了无根的水,人生,也许因此虚妄了吧。

像孩子一样,大哭一场?将手伸出去,找一双宽大的掌心,试图掌心相抵,却两手空空。寻找或是放弃,都没有对象。拼了命去前行或是眺望,却没有方向。

是这样吗?

世上总有些事身不由己,心也不由己。就像有两个字,大概从他们襁褓中无意识起,从咿哑学语时起,孤单的时候脆弱的时候,悲伤的时候痛恨的时候,快乐的时候愤怒的时候,都会莫名地喊出来:“爸爸”。

可是。

没有人回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