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头里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康拉德,七岁的男孩。他是由一家工厂制作出来的。在被送到巴尔托洛蒂太太家中时,附有详细的说明书:“我们商行已尽一切努力,保证使你们获得一个给你们增添快乐,使你们愉快,令你们寄予厚望的孩子。”“我们这种产品特别容易使用和监督,特别是在我们技术高度发展的成品上,排除了受自然制约的错误和缺陷。”
康拉德喜欢说“应该”。那些都是在工厂加工部里受到的教育课程。比如一个七岁的男孩只有在洗耳朵和刷牙的时候才该照镜子,不然就会变得爱虚荣;不能随意吃冰淇淋,除非是夏天,和得到允许的前提下;一个七岁的孩子,是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自己的妈妈干些小家务;给一个七岁的男孩一段时间里只玩一种玩具比较好,比较合理,让他全身心集中在这件玩具上;星期天的时候他应该看学校的教课书预习功课,而不是去动物园里玩耍……
天,这是不是一个完美的孩子?
没错,这正是工厂设计时的希望与要求。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懂事听话,而且是异常懂事听话,有教养和礼貌,不贪玩不调皮,智力超群同时热爱学习,不会说粗话与脏话,甚至听到别人这样说的时候他会呜呜地哭,一次只玩一种玩具,不会乱丢玩具,玩过之后将它收拾整洁……
扪心自问,我这个当妈妈的,有很多时候,以“教育”为名,管着朝朝暮暮这样那样,目的其实不正是要让他俩意识到“应该……”并且如是做到吗?似乎我的终极目的也是培养出两个这样完美的孩子哪。看看每天我都在朝朝暮暮耳边唠叨些什么呀----“快过来刷牙洗脸,一个小朋友应该是干净的整洁的;好好吃东西,不许将食物掉到桌子上和地上;不许将玩具乱扔,不许一古脑全倒在地上,不许将玩具弄脏了弄坏了;画画的时候请不要画在白纸外面;请不要在家里疯跑,如果实在想运动可以骑一会儿自行车,但是最后请将自行车跑回原处;该看会儿书了,看书的小朋友才是聪明的孩子;睡觉的时候请不要说话,安静一点;不能吃冰淇淋,肠胃会不舒服的;你必须吃这些青菜,吃下这碗饭,要不你会长不高的……”
晕。
在我试图整理今天一天对朝朝暮暮说的话的时候,我发现上面这样的语言居多。
当然当然,教育孩子是应该的,爱从来不是无原则的放纵,也不是野生式放养,但是我居然说了那么多的“不”;字里行间全是“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意味;我常常摆出威严的仪态,严肃着脸,皱着眉头直到朝朝暮暮听话地按我的要求去完成了才会和缓下来……我想,我似乎也恨不能将自己变成工厂,将朝朝暮暮放到生产流水线上走一遍,则他俩就一切合乎我的产品设计要求了;朝朝暮暮就成了两个罐装的孩子,而我,他们的妈妈,就是那个罐头盒。
《罐头里的孩子》故事最后,真正订购康拉德的人来了,他们要收回那个无比听话和有教养的孩子,戴银丝边眼镜的男子和尖鼻子女人来了,他们连喊N声“康拉德”,他没有出来,他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康拉德趴在盘旋扶梯栏杆上从楼上滑下来,然后说“我是存心这么干的”,同时说些很没礼貌的话;吃东西的时候乱扔,做着游戏。
工厂的人拒不承认康拉德是他们生产与制造,订购者落荒而逃,这两个人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还不如去订购一条狗哪。”
是的,他们的目的不过是要有个陪伴,有个玩具,有个宠物。那么对他们来说,一只温顺的狗也许更合适。无论怎样,都不应该是个孩子。
孩子就应该有孩子的样子。因为他年龄还小,他不是大人,所以他可以贪玩调皮,可以有时不听话,可以闯祸,可以有安全范畴内随心所欲,可以要求更多的宠爱。最重要的是,他就是他自己,他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有自己独立的看法,有自己哪怕幼稚甚至错误的认知,只要那是属于他自己的。他不是流水线上的产物,不是罐装压制的浓缩品,不是千篇一律单调乏味的工艺品,即使那样使得显得完美。
他是个孩子,有儿童的天性,有人的个性。他与所有别的孩子都不一样。
并因此独一无二。
而妈妈们,做最能欣赏他们独特个性的那个人,做最能保护他们与众不同的那个人,做最能顾惜与放任他们的那个人吧。妈妈们坚守一些原则,关于安全与危险,关于道德与不道德,关于善良与丑恶,只要在真善美的体系内,无论怎样都是可以接受的。
罐头里的孩子在工厂里最重要的一课居然是“内疚课”。比如有规定说:上床前吃糖是不允许的。即使康拉德的妈妈巴尔托洛蒂太太允许甚至鼓励他吃糖,他也不会吃,因为“这颗糖不是压住他的胃,而是压住他的心灵”。
这是妈妈要带给孩子的体验吗?
不是,我们也许不情愿,然而,我们不是常常利用这一点,借此控制孩子的思想,言行,并美其名曰“爱的教育”吗?
看看做一个罐式妈妈的糟糕后果吧。
我会压制他们生长所需要的阳光,雨露还有新鲜空气,仅靠保鲜剂、营养液来催熟他们;看上去我给他们挡风遮雨了,然后圈起来的后果是他们的世界黑暗沉闷,甚至无风也无雨;看上去我给他们成长的空间了,然而孩子们的生长完全局限于我的局限之中,我的思想仅能到达哪里,孩子们的触角便也顶多抵达何处,我的知识结构、心理结构、性格组成等等有怎样的缺陷,他们同样不能有所超越和发展;是的,我环抱着他们,但是,我用的是封闭的金属的冰凉的物质,有局限的空间里强行修剪他们,扭曲他们。
其实,我们不需要罐头盒里的孩子,而且正因为他看上去完美无缺,所以我们不能将他当作范本,以此要求我们的孩子;若要做到这一点,也许首先是我们自己,不做刻板的工厂,苛刻的流水线,不做那个束缚孩子的罐式妈妈。
妈妈,做一片园地最好。土壤肥沃,阳光照耀,风来了,雨来了,那都是自然与生活带给我们的馈赠。园地是有篱笆的,可以暂时挡住一些侵扰,却不会阻挡孩子投向远方的视野;终有一天,孩子们会像种子一样,用各种方式远行。
妈妈这片园地,还留在家的方向,继续花开缤纷,绿草如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