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威廉斯《红色手推车》赏析

(2007-08-12 10:33:45)
标签:

文化

分类: 好诗赏析

《红色手推车》


◎威廉斯


那么多东西
仰仗


这辆红色的
手推车运送


雨水浇得它
浑身溜滑


旁边有
几只白鸡


——选自彭予编译《二十世纪英美抒情诗选》

  
    竹立
赏析:这是威廉斯的一首名作,被选入许多选本。记得我十多年前第一次读它的时候,就十分诧异,印象非常深刻。在读了那么多晦涩朦胧、不知所云的“现代诗歌”后,忽然读到一首这么简单明了的诗歌,真像在房间里闷了很久后,突然推开窗子,呼吸到第一口新鲜空气!
    尤其是读到他批评艾略特,把一些人奉为圭臬的《荒原》说成是二十世纪诗坛的“一场大灾难”,指责艾略特等人将诗歌引向晦涩、朦胧、繁复的歧途,是“拙劣的象征主义”、“牵强附会的联想”和“把作品同现实分离的繁琐形式”,更是令人畅快。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才使美国诗歌重新回到惠特曼开创的伟大传统,出现了接近现实生活、广泛表现生活情趣、语言通俗、格调明朗的倾向,被战后崛起的“放射派”、“垮掉的一代”以及六十年代的“自白派”等尊为一代宗师,诗人罗伯特"洛威尔把他的史诗性的长诗《巴特逊》称作“我们这时代的《草叶集》”。
    了解诗歌发展历史的人,往往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人们看多了平淡乏味像大白话的诗歌后,就会喜欢朦胧含蓄一些的诗歌;而一旦朦胧含蓄走向晦涩费解、不知所云,人们又会转向欣赏那些明白晓畅、清新自然的作品了。这有点像时尚一样,今天流行喇叭裤,明天就会流行小裤脚,说不定过些日子又会回到喇叭裤。但又与时尚不同,时尚要求越标新立异越好,不一定要有实用价值;而诗歌尽管也应该标新立异,但无论怎么变,都不能脱离现实,脱离大众,否则就会走入死胡同。
   《红色手推车》是一幅色彩鲜明的日常生活画面,描述的是一个躲雨时见到的场景,躲雨的地方大概太小,所以人虽然躲了进去,手推车却还是淋得透湿。与它运送的东西相比,手推车显得似乎小了点,所以才引起诗人“那么多”的感慨。况且还被雨水浇得它“浑身溜滑”。可以想象那个始终没有露面的“推车人”的辛劳,不免对他(她)产生一丝同情。但“旁边有/几只白鸡”一句,使我们眼前一亮。想想看,在雨中,天色也许比较灰暗。但手推车的“红色”与几只鸡的“白色”却是那么的耀眼,何况鸡还是一个活动的东西,与停放在那里的手推车,正好又构成了一动一静的对比。生活的辛劳、躲雨时的焦躁,被几只“白鸡”的出现一扫而空。
    这首原文仅仅十几个字的小诗,写得那么鲜明生动、情趣盎然,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所用的词又都是那么普通,充分体现了诗人的主张,令人不能不感叹:“简单就是美”。比起我们目前诗坛上一些“先锋诗”的古怪荒诞、意象纷繁,和一些“口语诗”的废话连篇、平庸乏味来,不知道要强多少!诗,真的应该“有话好好说”,不要故意把话说得七弯八绕,让谁也看不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