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2025-11-07 09:18:37)
标签:

旅游

分类: 祖国各地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到殷墟必须要看的还是殷墟博物馆,我去的时候殷墟博物馆的新馆正在建设中,但是我感觉这个老馆也非常值得一看,虽然已经很多年了,但是里面的空间也相当的宽阔,在它的上面有河南博物馆,再往上还有国家博物馆,然而它依然还有相当丰富的藏品展出,真是让人吃惊啊,看完之后不单是大开眼界,那种震撼的感觉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这个殷墟博物馆是一种下沉式的地下博物馆,估计应该是地下的温度和湿度更容易控制吧,对文物的保护是有好处的。这是地下入口处的一个硕大的水池,里面有一个巨大的龟甲片模型,殷墟的特色一目了然。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我原来以为这个龟甲片上就是普通的甲骨文呢,没想到回来细看了一下,竟然是甲骨文的书法,用书法来写甲骨文,这三千年的老祖宗一定不会吧。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这些陶器都是商代的文物,应该算是中国有文字记录的最古老的文物了,虽然残破得修复部分占了一半,但是在原有的那部分残片上看是能够感受到古人的风采,在陶器上那些动物表情的塑造相当的生动和精彩,此时此刻感觉我们和他们是相通的。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这个东西叫做陶鬲形猪首盖盉,器物的盖子是猪首状长嘴、圆眼微凸、双耳直立,肩部多饰三角绳纹,这个东西是被用于温酒用的,加热后酒液就可从器口流出。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这是一个车马坑里的马头骨化石,上面那些绿色的青铜配件应该就是当年马头上的辔头或马缰绳一类的东西,没相当三千多年前车马的配置那么豪华呀,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劳斯莱斯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下面这几件文物看上去比较残忍,如果有心理障碍的朋友可快速翻过。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说明中介绍说,这件文物出土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没有经过任何修复和整理,原滋原味就转移到博物馆来了,这是商朝的一种祭祀形式,叫做人头祭祀,把人头割下来放到容器里蒸煮,真是惨不忍睹啊,不知道用这种形式祭祀的是什么。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这是殷墟的镇馆之宝“司母辛”青铜四足大方鼎,出土于殷墟妇好墓,这个大方鼎相当漂亮和大气,鼎口下四面都装饰有兽面纹,下腰周圈装饰有乳钉纹,四个立足上部有醒目的兽面,兽嘴朝下张开着。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在鼎的内壁上清晰地刻着“司母辛”三字铭文,辛就是妇好的庙号,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母辛”则是后辈对母亲的称谓,所以这个大方鼎应该是妇好的后辈祭祀母亲用的。关键的就是这个“司”是什么意思,现在有很多专家都认为这个字应该是母后的“后”。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这里的青铜器虽然年代久远,而且破损的严重,但是器物上面的纹饰却是相当的清晰,足见远古的商朝人那种精湛的制造工艺和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这是三千多年前的文物啊,那时候是什么工业水平啊?像这种闭合的金属环是怎么套上去的呢?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这些青铜三足鼎的底部都锈蚀成那样了,但是粗壮的鼎足却还依然光亮如新,可见那时候的工匠对青铜添加剂的配方已经运用的相当娴熟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这个青铜酒器上装饰有饕餮纹与云雷纹,器物前有流槽,后设尖锐状尾,杯口置双柱,侧面有一个抓手,下面有三足。据说这玩意的随葬套数多少标示着墓主身份等级,所以妇好墓出土的铜觚正好印证了其礼制的功能。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这个东西叫“亚长”牛尊,就是在院子里见过的那个大家伙,这是现今为止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型青铜器,其整体呈体态健壮的牛形,牛头前伸,嘴微张,体貌特征均生动逼真,脖下及器盖内壁铸铭文“亚长”。面额下凹,目字形眼,眼球上凸,两耳外展,头顶有一对向后弯曲扁的菱状大角。关键是牛身上布满了龙、鸟、虎、象等各种动物形纹饰,造型奇特瑰丽,纹饰繁缛精美。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这个东西叫司乔母大方壶,有一个漂亮的盖子,整个器物周身布满了兽面纹、龙纹、云雷纹、蕉叶纹,壶身可分为上、中、下三个主要部分,方壶通高64厘米、重31千克,器物为方唇,折沿,束颈,折肩,腹下部略内收,平底高圈足,壶盖上有一个庑殿式纽,盖的四角及表面中部皆有扉棱。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在壶肩的四个角上各有一个长着犄角的小动物,感觉好像是小兔子一类的东西。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壶肚子的四面各有个凶神恶煞一样的怪物,长着两个犄角和圆圆的眼睛,资料说这是龙纹,特色是一头两身,形态诡异。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是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叫做亚长铜方尊,该方尊通高43.9厘米,口径33厘米,内底中部有铭文“亚址”二字,十分清晰,资料上说这个方尊被认为是一件盛酒器和宗庙祭祀用器,其巨大的容酒量,也反映了殷商时期粮食丰足、盛行饮酒的社会面貌。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在尊口的四角及四边中部均有扉棱,扉棱分三段成一直线通到底边,外壁上有大量精美花纹,包括几何纹样、神兽等,大方尊的肩部也站了一排小动物,华丽而不失庄重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这些大耳朵的小动物真是萌的可爱呀,我们的老祖宗是怎么想象出来的呢。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这个铜鸮卣的样子比较特殊,鸮卣是商代晚期青铜器的精美之作,它的造型为两只猫头鹰背靠背站立在一起,鸮是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而卣是一种酒器,合起来就是“猫头鹰造型的酒器”。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我感觉在殷墟博物馆里最重要的展品还应该是这些甲骨片,因为甲骨文最早就是从殷墟发现的,由此才揭开了大商朝的这段历史,但是尽管这些甲骨片珍贵无比,可惜实在是看不懂啊,虽然有说明也不懂,看来不读万卷书你不光是走不了万里路,不读万卷书你连博物馆都看不了啊。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从河北到河南(49)---灿烂的殷墟博物馆

“亚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