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尼罗河之旅(11)---埃及的活死人墓

标签:
旅游 |
分类: 走遍世界 |

我们的大巴车穿过开罗的时候,导游指着车窗外的这片建筑群让我们猜是什么地方,像这样灰头土脸的样子肯定不会是什么好地方啊,我们估计可能是贫民窟吧,导游的回答让我们惊掉了下巴,他说这是开罗的一个墓地,但现在已经变成了居民区了。

这个地方叫卡拉法公墓群,在埃及封建时期,这里是达官显贵的公共陵园。大家知道,埃及是一个讲究厚葬的国家,最厚的陵墓就是金字塔,虽然一般人建不起金字塔,但也都在墓地建一些地上的建筑,类似咱们皇陵里的享堂,估计也是为了后人祭拜方便吧。为了防止墓地被破坏,有很多守墓人受雇住在这里。

这个地方叫卡拉法公墓群,在埃及封建时期,这里是达官显贵的公共陵园。大家知道,埃及是一个讲究厚葬的国家,最厚的陵墓就是金字塔,虽然一般人建不起金字塔,但也都在墓地建一些地上的建筑,类似咱们皇陵里的享堂,估计也是为了后人祭拜方便吧。为了防止墓地被破坏,有很多守墓人受雇住在这里。

慢慢的有些墓主人的后代就离开了埃及去别处发展,但是守墓人留了下来,他们无处可去,只能在这里繁衍生息。再后来很多开罗附近的穷人发现这里不错啊,起码是有房子可以遮风挡雨啊,于是多穷人来到这里,住进了空置的地上建筑甚至墓穴里。虽然居住条件差了点,但好歹有个栖身之所呀,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大约100万活人墓地。


据说刚开始,开罗的警察也曾试图将住在这里的穷人赶走,但收效甚微,最后只好默许了这种行为,政府还为这里通了电和自来水,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搬进了墓地。现在这里已经发展成了比较完善的公交系统、商店、学校、餐厅等,最终形成了一个约百万人口的贫民窟。

这真是埃及的一大特色呀,地下住的是达官显贵,地上住的是贫民百姓,他们双方阴阳相隔互不干扰,而且还能和谐共处。这里面一座座墓碑矗立在庭院和大街小巷里,感觉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怪异,但这里的人早就熟悉了这种环境,甚至还把墓碑当作门牌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