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2024-08-09 14:42:18)
标签:

旅游

分类: 祖国各地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历史和发展在这里一目了然,上一次来昆明正好赶上云南博物馆的新馆和旧馆交替搬家,结果哪边都不开放,当时恨得我是直咬牙啊,没办法只好自己心里安慰留点念想给下次吧,所以这次到昆明,下了车我第一件事就是直奔云南博物馆。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云南博物馆的外观还真是挺漂亮,虽然它在全国肯定算是上响当当的大博物馆,但是就凭着它是少数民族大省,拥有众多民族聚集的灿烂文化,更是有着古滇国的神秘历史,所以我估计它的展品也差不了。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在我原来的印象中,要说起咱们国家的青铜器那得要数陕西、河南之类的中原腹地最好,像什么九鼎八簋那是一个比一个大,再不就是像河南后母戊那样的巨无霸,但是在云南博物馆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原来云南的青铜器也是一绝呀,相比中原那些青铜器大省一点都不逊色。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我在这里看到的青铜器制品,不但具有和中原完全不同的鲜明的民族特征,而且器型的构思是那么奇异和巧妙,造型的工艺不但精美而且相当神秘,他们的青铜器尺寸虽然没有多大,但是场面复杂而且人物众多,这才是云南古滇国青铜器的精妙所在。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我发现这里的青铜器不知道为什么特别愿意用牛的形象进行雕塑,我猜想一方面牛作为山区农业必须的生产工具,另外牛也作为家庭财富的象征,所以在出土的青铜制品上表现牛的形象特别多,这应该是表现了当时生产、生活和其他的社会景象。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在一进门入口的地方,首先看到了一口硕大的铜棺,这么大的铜制棺材在别的地方还真没见过,可见云南古滇国真是有钱啊,估计在过去这就得叫做金棺了,所谓的金殿那不都是铜的吗。不过这个家伙是公元前四世纪的东西,两千多年了上面的动物图案依然清晰可见,真是不容易啊。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是一具三支铜俑灯,灯座的主体是一个饰汉代服者,头顶、双手各有一灯盘,双腿跪地,两肩伸开上曲,呈对称状,整个形体为“十”字形,高42厘米,宽48厘米,重6.3千克。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根据介绍,该俑灯是分成四部分范铸后再拼合而成的,手臂、头部均可与躯干分离,拼缝整齐,造型准确,线条流畅。在范铸的基础上,男俑的眉毛,短髭须,还用线刻手段加以细致刻画,脐部也有线刻的斜带交叉为饰。男俑表情恭谨严肃,大眼阔鼻,神态古拙,从眉眼之间似乎可以看出三星堆的风范,头部缠绕一圈丝带,在额前结成竖立小髻。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我觉得云南博物馆最具民族特色的青铜器就是这个叫做“贮贝器”的东西,在别的地方从没见过,从字面的意义看出这就是用于贮存海贝的一种容器,我的理解就是现在的存钱罐。据说在古滇国的时代海贝就是作为货币进行交易的,所以有钱人把这些海贝视为非常稀罕贵重,能证明拥有者尊贵身份的珍稀之物,为了保存这些珍稀之物,专门制造了特殊的收藏容器来收存这些宝贝,于是代表青铜文化的贮贝器应运而生。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其实我对于这个罐子能装什么没有兴趣,这个罐子最好玩的地方是这个罐子上面的盖子,在这个盖子上布满了生动形象个各种小雕塑,而根据雕塑的内容这些盖子可以分成“战争场面”、“纺织场面”、“诅盟场面”、“纳贡场面”、“杀人祭祀场面”。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是一个表现祭祀场面的铜贮贝器,器盖上铸有35个人物和2匹马,展现了籍田祭祀和赶集贸易的场面。中央为一高大铜柱,最引人注意的是由四人抬的娇子和坐在轿子里面那个鎏金的妇人,轿子左右有侍者及随从,前还有二匹马开道,其余部分都是提篮叫卖、抱坛顶物等人物形象。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个盖子两侧各置一小个铜鼓,正中立一根铜柱,柱中段盘绕二蛇,顶端立一老虎,底座还横卧一鳄鱼。柱之右侧竖立一木牌,一裸体男子之双臂反缚于木牌上,其发辫系于牌后。木牌之右前方坐一人,左足锁于木枷中;另有一人反缚双手跪于地上,裸体。铜柱后方列坐妇女四排,每排三至四人,排列齐整。有的膝前置篮,篮中盛物;有的旁置成束之物,似刚收获的农作物。一、二两列妇女中立一男子,肩披巾,双手抚于胸前,作观望状。列坐者左侧另有妇女四人,膝前置篮,篮中盛鱼、肉等物,其前有一男子,作伫立观望状。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是一个杀人祭柱场面的贮贝器,器盖上铸造立体群雕,表现了一祭祀广场上的杀人场面,这上面设计了男女二十多人,还有小孩和各种牲畜,能看到主人坐着轿子,执法的人佩戴的长剑、盾牌、盔甲等物。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个盖上能看出有马五匹和很多人混杀在一起,应该表现的战争场面。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也是一个西汉时期古滇国的战争场面贮贝器的盖,这组人物有躺有卧,表现的是滇族与昆明族军队交战的场景,一位通体鎏金的骑马将军带领一群装备精良的滇国士兵,和另一方为辫发的昆明族人,由于昆明人都是步兵而且装备不如滇人,展现了一幅被击惨败的场景。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是一个骑士牧牛贮贝器、中间的鎏金骑士骑在马上,四只牛围在他的身边,他们对牛的形象很偏爱呀。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个鸳鸯形铜镇是西汉时期文物,滇国的铜镇常做成动物形,有的还经过鎏金处理,制作十分讲究。此件铜镇就是一只卧姿的鸳鸯,实心,表面鎏金,底平,双翅上曲微翘,身上还有四条蛇盘绕。汉代中原地区的铜镇亦多做动物形,但未见鸳鸯造型。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在古滇国的出土青铜器中,表现动物搏斗场面的青铜器也是一绝,在中原内地绝对看不到,这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虎噬猪铜扣饰,估计就是少数民族挂在身上的一种饰件。表现了一野猪向前奔跑,作张口嘶叫状,一虎猛扑于猪背,咬住其颈部,另一只猛虎在野猪的正面进行阻击。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是一个西汉的虎牛搏斗扣饰,老虎与牛生死搏斗,牛角穿过虎腹,而老虎紧紧的抓咬牛头,在最下部似乎还有一只蛇在撕咬牛腿。在很多这类青铜扣饰上都有蛇的形象,估计是浇筑时用蛇来把动物们连在一起,这样更稳固吧,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好像是两只猎豹袭击角马的场面,两只猎豹一上一下已经够角马的受了,最下边也有一只蛇在咬角马的尾巴。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好像是羚羊在和一群猎狗的搏斗,你看这些古滇国的青铜器虽然没有多大,但是设计和浇筑的多么精巧啊,把这些动物之间的那种你死我活的紧张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这些小动物的恐怖表情也刻画的入木三分。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个青铜扣饰有点复杂了,感觉这里面似乎还有我们孙悟空的形象在里面,美猴王握着金箍棒骑在一只神鹿的上面,旁边还有几只角马一样的动物叠加在一起,前面一只狐狸不知道是敌是友,但是最下面依然是有一条蛇在咬神鹿的尾巴。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中间的那个是一个战国时期的二人猎猪青铜扣饰,该扣饰表现的是两个猎手在猎野猪的惊险场面,一猎手已经被野猪咬住腰部,即将倒地,另外一个猎手手执剑在后面猛刺野猪后胯,一只猎犬在下面咬住野猪的肚子,而另一只猎犬做惊恐逃遁状。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是西汉的一种青铜牛头扣饰,在一个大牛头的两只角上各卧一头小牛,大牛头的脑门上还另铸一牛头,可见他们多么喜欢牛的形象啊,在下面有二条蛇在盘绕,蛇口咬住大牛头之双耳。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是一个鎏金牛边圆形镶宝石青铜扣饰,在扣饰的中心镶嵌着一颗红玛瑙,旁边是绿松石的镶嵌,在最外沿还透雕了一圈首尾相连的大象,样子真是又萌又可爱呀。 
湛,堪称难得的滇国艺术珍品。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是一个西汉的执伞女青铜俑,女俑并膝蹲在那里,两小臂于身前平举做持伞状(估计木头的伞把已经丢失)。这个女俑头梳银锭式发髻,上身着无领对襟广袖长衫,可见圆领内衣花纹,下身穿着裙子光着脚,衣袖及裙边饰回纹和复线三角纹带,耳朵佩戴成组耳环,手脖戴着钏。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是一个西汉时期的青铜房屋模型扣饰,此房屋模型表现的是一组干栏式和井干式相结合的礼仪建筑及祭祀活动,整个雕塑内容复杂但不杂乱,制作工艺相当的精细。首先在主室的正中开窗,窗中露出一个女人头部,甚至可见其颈后长髻。前堂及其余建筑平台、钩栏及前庭中,共计有人物28个,做跪坐、持物、宴饮、吹奏、舞蹈等状。在主室窗右侧,端正跪坐一男一女。左侧设一俎,上置一牛肩胛骨。俎后坐一人,右手持笔状工具着于牛肩胛骨正面。案前跪伏一人,面对牛肩胛骨。主室右侧柱后立一对拥抱男女,下体裸露。庭前柱间缚两牛、两马,另有三猪、一犬、一鼠等动物散处。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好像也是一个旗杆之类的底座,三头牛围在周围,如有旗杆插入应该很好看。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这是西汉的青铜鱼杖头,一组两件,鱼形,头部较尖长,尾分作两叉,半圆形鱼鳞,腹下一銎做圆形。这种鱼头杖饰在大型墓中成对放置在戈、矛、棒、锤等长柄兵器和仪仗器中,当属专用的仪仗器。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个是不是更加诡异呀,这应该算是农具呢还是兵器呀,其实干什么不重要,有意思的是上面的小动物,上面这个叫做戴冠人物饰青铜铜钺,蛇柄铜剑3猴饰铜钺。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是一个蛇柄青铜剑。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在很多青铜器的表面还有鎏金的处理,说明那个时代的古滇国在金属冶炼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了。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两只猎豹对付一头野猪,那种血腥的场面生动形象。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除了青铜扣饰,古滇国哪些小巧玲珑的兵器也让我大开眼界,这是一个西汉的四人一牛铜“”,啄是滇国特有的兵器,整体似“T”字,下面垂直的是利刃,使用时如鸟啄木一样。 据介绍在它的上部原来应该有四个人和一头牛:第一人背负囊,第二人应为牵牛者,惜已失落,第三人做赶牛状,第四人右肩扛物(已残剩半截木棍)。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又是什么东西,啄上面爬两只梅花鹿,难道那尖锐的鹿角是打仗时杀人的利器吗?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都是什么呀?这些造型各异的兵器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呀?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是西汉的古滇国豹衔鼠穿銎铜戈,銎部饰旋纹、圆圈纹等。銎背上铸圆雕豹子一头,呈缓步行走状,昂首,挺胸,拖尾,嘴里衔着一只老鼠。老鼠被猎食者衔于半空中,头朝下,身体极度扭曲,作挣扎状,显然尚未毙命。将这一惨烈的捕食过程铸造在兵器上,显然是具有威慑敌人表现英武等象征意义,同时也间接地反映了滇国人民在云南丛林中艰难的狩猎生活。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一对吊人青铜矛出自滇王墓。该器长是41.5厘米,宽6厘米,是一种仪仗兵器。刃部平面呈等腰三角形,近柄处两侧各吊一人,裸体,其发下垂,双手反绑。从西汉时期滇池附近的滇人与滇西地区昆明人之间战争频繁的史实推断,铜矛上所吊裸体人物当为被俘虏的昆明人,这是滇王为炫耀武功,震慑敌人所制。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是一个什么东西,只能说牛是古代滇族工匠最爱表现的题材,因为牛是财富的象征,牛身铸有羽人竞渡图案以及水鸟纹、牛纹等纹络,表现了古滇国人对财富的追求与渴望。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是五牛造型的贮贝器子母盖,子盖上焊有一立牛,母盖周围立有四牛,体形稍小,较为特殊的是,筒身刻有7人,高髻,跣足,衣尾着地,肩负长茅,好像滇国的武士正在操练。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是战国时期的立牛青铜尊。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是西汉的牧牛青铜器盖,器盖顶端坐一牧童,手扶着赶牛杖,将其靠在肩上,神色悠闲。牧童周围围绕三头牛,做卧姿状,整体看,器盖好似一座小山,牧童坐在山顶休憩,看着坐在半山腰的牛。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些在盖子上面站有立牛的青铜储贝器,在下面都有几只虎视眈眈的老虎在欲欲跃试,能感觉出来站在盖子上面的立牛都在瑟瑟发抖。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是战国时期的猛虎袭牛青铜枕,看来在古滇国猛虎和牛真是一对冤家呀,清铜枕整体似马鞍状,枕身两端上翘,各雕铸一立牛,枕侧背面浮雕三组虎噬牛图像。这玩意倒是挺好看,不过睡觉枕着能舒服吗?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是一个鎏金八人乐舞青铜扣饰,可算是没有动物了,这八个人玩得好嗨呀。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这是一个立牛曲管青铜葫芦笙,铜葫芦形笙曲管上段一侧有一圆孔,近顶端雕铸一立牛。笙下部正面开五孔,背面一圆孔。出土时笙腹内有残断的竹管痕迹,说明此笙原五孔处当插有竹管。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深度云南(33)---云南博物馆里的青铜一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