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记(52)---漓江的山水甲阳朔

标签:
旅游 |
分类: 祖国各地 |

没到桂林时,全国人民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到了阳朔,当地人说“阳朔山水甲桂林”,可是我在阳朔真切的感受是“漓江的山水甲阳朔”。漓江的那种美,你不真实的漂一趟是感受不出来的,阳朔尽管还有什么十里画廊,还有遇龙河,还有西街......但是在漓江的景色面前它们什么都不是。
游览漓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桂林出发,坐着豪华游船从桂林一直游到阳朔,豪华舒适花钱也多。但是当地人说,桂林到杨堤码头这一段没有什么好看的,漓江里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从杨堤到兴坪这一段,大部分景点都集中在这一段江面,过了兴坪也就一般般了。所以第二种方式就是从杨堤坐竹筏,一直游到兴坪码头上岸,更难得是兴坪还是一个千年古镇,上岸之后还赠送一个古镇,何乐不为呀,我当然是选择竹筏了,价格便宜还凉快。
于是我起了个大早,从阳朔的转盘加油站那里等到了去杨堤镇的中巴车,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就到了杨堤码头。坐竹筏的规矩是一个竹筏200块钱,不论人数,可坐四个人同游,但一个人也是200,四个人也是200,所以只好在码头上等了一会,凑够了三个伙伴一起出发。

上了竹筏才知道,现在漓江上的竹筏也都与时俱进了,根本不是竹子做的,通常都是那种PVC管做成的,用马达来驱动,两侧有护栏,上面有顶棚,还配救生衣,安全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上筏的第一件事就被告知穿上救生衣。


开筏没多一会我们就陶醉了,这真不愧是漓江的精华部分呀,两岸一会是奇山秀水,一会又是阵阵飘渺的烟雾,再不就是清澈的倒影,仿佛把我从凡间带入仙境。而细看两岸似乎还有摇曳的竹影、渔村炊烟、青牛戏水,牧童挽歌等美景,一下又把我扔进了世外桃源之中。



漓江就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眼前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百里画卷。坐在竹筏上泛游漓江,悠闲地观赏奇峰倒影、碧水青山、牧童悠歌、渔翁闲钓、古朴的田园人家、清新的呼吸,一切都那么诗情画意。




为我们驾驶竹筏的师傅还是一个不错的导游,一路上不停地为我们讲解着两岸的景色,像什么八仙过海、青蛙跳水、九马画山、黄布倒影........。千百年来这条漓江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人们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给漓江两岸的山水景色赋予了各种动美好的寓意,但你能不能感受到那种美,就要考验你的想象能力了。


有的人称赞漓江的水清,说漓江水一年四季晶莹透亮,清澈见底。宋代诗人张自明的“癸水(指漓江水)江头石似浮”,已将它的清亮描写出来了。

还有的人称赞漓江的奇,说漓江的山奇异峻美,宋代诗人范成大说:“桂山之奇,宜为天下第一”。现代诗人陈毅也曾诗赞漓江:“处处呈奇观”,“足够一生看”。



更有人欣赏漓江的变,说漓江景致变化多端。乘船游江,只见两岸的山,一时孤峰直立,一时奇峰一片,时而山海峰林,时而平畴旷野。只见漓江的水,忽曲忽直,时缓时急,有时波平浪静,有时浪翻涛滚,银花飞溅。漓江之景,还随着季节、昼夜、早晚、晴雨的不同而变化。真是四季有景,时时皆景,景景不同。尤其是清晨和细雨之时,晨雾烟雨,笼罩群山,若隐若现,藏头露尾,变幻莫测。




我们的船把式给我讲解了那么多两岸的经典故事,可惜我只记住了这个“九马画山”,这是漓江里最著名的景观之一,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块巨石临江而立,石壁如削五彩斑斓,远远看过去就像一幅巨大的画屏,细细地端详,画屏中似有一群骏马,或立或卧,或昂首嘶鸣,或扬蹄奋飞,回首云天,或悠然觅食……仿佛是一幅画了许多骏马的壁画。










过了九马画山接着向前,感觉这漓江真是一山一景没有重样的,始终都有新鲜感。我们沿途飘了一个多小时,眼前看到的就是这一片水和一重山,但竟然没有丝毫的审美疲劳,唯一的感觉就是眼睛不够用,顾得上观景就顾不上拍照,想拍照又怕错过了美景,只好就是咔咔咔不停的按快门,回来后再复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