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岳父去年就因为肺部感染,曾经被医院下了好几次病危通知书,在鬼门关挣扎了几个月,最终挺了过来。今年因为肺部感染又住进医院,最终由于突发心梗没抢救过来。
老岳父今年八十八岁,按着民间的说法还有天一岁和地一岁,所以九十岁的老岳父也算是高寿了,我们事先都有了心理准备,可以平静接受的,然而让我想不到的是出殡送葬的过程,一切从简了。
老岳父正好是七夕的晚上去世的,原来还以为踏着鹊桥上天堂有点浪漫呢,没成想联系殡仪馆的时候竟然“人”满为患,什么标准高低的房间都没有了,存放只有冰柜。
因为我们这民间有“七不埋八不葬”的习俗,所以初五、初六、初七这三天去世的人,全都在殡仪馆里等着到初九一起出殡呢。既然如此那也没有办法,不过让老岳父躺在冰柜里还是有点于心不忍啊。
我们连夜赶到殡仪馆办手续,被告知由于疫情期间,只允许两个亲属进入办手续,其他人一律在外面等候。到里面一问,初九这天大部分火化时间段都已经排满了,我们可选择的只有凌晨三点十分和四点二十,再有就是中午十一点半的了。
中午的时间段肯定不能选,稍微一耽误就过十二点了,所以我们选了凌晨四点二十火化。但这个时间段是在是有点太早了,我以前也参加过不少葬礼,一般的六七点钟就算是早班了,这样我们半夜两点多钟就必须在家出发了。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疫情期间所有的告别厅服务都不提供了,隆重的告别仪式连想都不要想,告别仪式只是家属把老人从拉尸体的车上亲手抬到纸棺就算完事,而且限定只有十个家属可以参加,是不是太简单了。
我们凌晨三点半就赶到殡仪馆了,希望能有时间和老人最后多待一会,可是一切都不如我们所想的那样,按规定家属只能提前十分钟进入停尸间去告别,早到了也没有用,结果我们在外面等了半个多小时。
到了四点十分我们被通知可以进去了,所谓的告别就是在停尸间的门口有一个五六平米的小空间,拉尸体的车推出来之后,我们四个男家属一起把老人挪到纸棺里,然后掀开盖脸的布最后确认一下,确认无误后再把纸棺搬到车上,所有送葬过程结束。
是不是太简单了,虽然是疫情期间,但还是让人感到有点心酸。现在长春的疫情已经趋于平稳了,但由此可见在几个月前的疫情重点地区,可能连这么简单的送葬过程都算是奢侈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