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之旅(25)---五台山显通寺

标签:
旅游五台山显通寺 |
分类: 祖国各地 |
显通寺是五台山上最大的寺院,大到什么程度呢?它的一个塔院就可以独立出来变成一个单独的寺院,就是同样闻名世界的塔院寺,而且还成了五台山的五大寺院之一,你说这得有多大。所以显通寺又称大显通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与洛阳的白马寺是同时代修建的,所以它是中国最早的佛寺之一。
从这个小门洞里穿过来就可以看见显通寺的山门了。
这就是显通寺的山门,一哥们脸就面阔三间,真是宽大气派呀。
山门的两侧是各种文保的标识,彰显着寺院的档次和重要程度,但还是下面那块石碑的含金量最高,这是世界文化遗产啊,它独立出去的那个塔院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进了山门之后就是显通寺的钟鼓楼,建造得相当精致,而且高大气派。
这是它的二道山门,据说上面“大显通寺”的匾是明代重修时,明太祖朱元璋所赐,我真是服了,过去的皇帝怎么都有那么好的书法呀?
进了二道山门发现里面乱糟糟一片,原来显通寺也正在装修,它的主要建筑在全寺中轴线上,七重殿宇分布从南到北,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藏经楼。
这就是大文殊殿,这个殿在五台山到处都是,因为五台山就是人家文殊菩萨的老家啊。可是在这个大文殊殿里面,竟然供着七尊文殊菩萨像:正中的为大智文殊;前面的五位,从左至右,依次为西台狮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者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东台聪明文殊;大智文殊后面还有一尊甘露文殊。
这是显通寺的大雄宝殿,这是我见过最高等级的大雄宝殿,它主体采用的是重檐庑殿顶,这在中国古建筑中是最高规格的屋顶了,和故宫里太和殿一个档次的。它还在前面接出来一个门斗,采用的是卷棚顶下接歇山顶,所以大雄宝殿里面相当宽敞,这里是显通寺举行佛事活动主要场所。
果然我看见大雄宝殿门前的气氛有点不太一样,几个带着红胳膊箍的和尚在维持这什么,时不时的还有一些老年和尚被引领着进去,感觉好像有什么重大佛事活动要发生,于是趁着活动没开始我赶紧进去看看。
这是显通寺的第三重大殿,里面果然高大肃穆,殿内正前方的横梁上,高悬康熙御笔“真如权应”木匾,殿内供着三尊佛像:中是释迦牟尼佛,西是阿弥陀佛,东是药师佛;两旁有十八罗汉像背后有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像。在大殿里我是不能对着佛像拍照的,我虽然不信佛但是不能不敬佛啊。
很快大雄宝殿就关闭了,众游客纷纷围了上去想看个究竟,里面的一众和尚哼哼呀呀的在咏唱着谁也听不懂的歌,听说这场面是为一个有钱人家在做法事,这种事在五台山经常有。
大雄宝殿门前有两块古碑在静静地向游人们诉说着显通寺的历史,但也仅仅是历史久远而已,因为斑驳的碑面上已经什么都看不出来了。
不一会法事就结束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被颤颤巍巍的扶了出来,那场面有点让人感觉肃穆和神圣,游客们围成一圈观看,谁也不敢走的太近。
看完西洋景之后,游客们纷纷从两侧绕过大雄宝殿,后面还有好几个大殿呢。
这是一个古钟,文物级的宝贝不让碰,上面没有年代说明,但是感觉那个钟架似乎比这古钟还有年头呢。
大雄宝殿后面紧接着的就是无量殿,无量殿也叫做无梁殿,令人惊奇的是通体白色,这样的佛殿我可是头一次见过。大殿分上下两层,正面一排拱券的小门,上面是重檐歇山顶,由砖券而成,三个连续拱并列,左右山墙成为拱脚,各间之间依靠开拱门联系,雕刻精湛,是中国古代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殿内保存的《华严经》字塔,属稀世珍宝。
无梁殿后面是千钵文殊殿,就是殿内正中佛坛上,有一尊造型非同一般的铜质镀金文殊像。这尊文殊像共有五个脑袋,从下到上渐次缩小,但五副面孔各不相同,个个都是那么明眸生辉,面含聪慧,美而不俗。这尊文殊菩萨从身体侧位伸出无数臂膀,每只臂膀上又生出无数只手,每一只手上托一金钵,每一个金钵中端坐着一尊释迦牟尼佛,所以称作千钵文殊菩萨。这尊明代雕塑其造型之优美,做工之精妙,不仅在五台山堪称精品,就放诸全国也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