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之旅(21)---五台山殊像寺
标签:
旅游五台山殊像寺 |
分类: 祖国各地 |
到达五台山第二天,起个大早,吃完宾馆免费的早餐,就开始登山看庙了。说是登山也都是平坦的柏油路,只是看着路标走就没问题了。这是一个三岔口,殊像寺和塔院寺都是五台山著名的五大寺院,反正都是必看的,我就先直奔殊像寺了。
没走几步看到一面大大的金字题词墙,细看原来是康熙他老人家的手笔,过去的皇帝一般都是笔力深厚,字写的不错,就是意思有点难懂。这个殊像寺和塔院寺、显通寺、菩萨顶、罗睺寺并列为五大寺院,所以受到康熙的重视也是理所应当然。
这是殊像寺的山门,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上面横匾写的是“宗乘之门”,记得承德小布拉宫里有个“宗乘之庙”,看来这个宗乘两字在佛教里面的意思相当深奥了,所以这个山门也显得很不一般。
进了山门应该是天王殿,里面按常规是供奉着大肚弥喇佛,两侧是四大天王,但是感觉门脸很小,横向五开间,进深两间,属于单檐歇山顶。


在天王殿后面就是五台山最著名的建筑大文殊殿,五台山本来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所以这里的寺庙大部分都是供奉文殊菩萨的。现存大文殊殿为明弘治二年由铁林果禅师主持修建的,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重檐九脊歇山顶,是五台山中心区最大的殿宇。殿内正中佛台上供奉的文殊骑狮塑像,高近十米,是五台山诸寺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但是殿内是不能拍照的。

虽然大文殊殿里面啥样咱们看不到,但是殿堂外面的建筑也相当的宏大和壮观,让人看了就不由自主的有一种肃穆的感觉,来到这里的人们全都集中在这里,人们纷纷在门外就开始磕头朝拜。正门面前石碑林立,说明历朝历代这里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更让人诧异的是这个大文殊殿的门帘子,竟然全会一颗颗佛珠啊,一般人能弄个什么开光的手串就感觉不得了了,可是这里竟然用佛珠来串门帘子,难怪人们多说五台山的菩萨很灵的,原来到处都散发着佛光,知道什么叫做佛法无边吗。

这个殊像寺其实还是一个藏传佛教的寺院,因为整个寺院里没有烧香的,全是点这样的酥油灯来敬佛,这样就好多了,没有烧香那么大的烟,也算是环保寺院了。
我这个人旅游喜欢清静,感觉大文殊殿门前人太多了,闹闹腾腾的也挤不上前,于是我就绕到后面来看看,发现这个地方不错,有个小门里面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也不管人家让不让进,我就进去了。
进了小门看到墙上有一幅壁画,感觉应该有点历史了,虽然画的不错但就是看不太明白,两边的诗句里提到了观音,但是感觉这个逗老虎玩的老头也不像观音啊,从没见过这个形象的观音。




这个小门看上去很神奇,里面好像没有乌泱乌泱的游人,我得进去看看。
小门有一个小院子,院门两边的牌匾上分别写的是“文殊道场、菩萨祖庭”八个大字,感觉这里才是文殊菩萨办公的的地方,人家文殊老人家每次骑着白象过来都是住在这个小院里,那帮人在外面瞎拜什么啊。

这里既有白塔又有古碑,只是参悟不透石碑上的不许剃度是什么意思,不剃度怎么能跳出三界外呢?


这里还有更神奇的,这个漂亮的小门上怎么竟然有龙啊,而且全是五爪的龙,那可是皇家专用的标识啊,平头百姓要是沾上弄不好就得脑袋搬家呀。不过听说殊像寺是皇帝和太后经常临幸之所,
难不成这里竟然是皇帝和太后下榻的地方吗。



连这块石刻上也全是五爪的龙,真是太神奇了,看来这个殊像寺真是藏龙卧虎的地方啊,来这里就不是仅仅拜佛那么简单的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