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西夏 |
分类: 祖国各地 |
西夏,一个跟神秘的名字,我一直对它很感兴趣,但是无论是上学的教科书上还是史书中,对西夏的介绍都是寥寥几句就带过了,所以周围的朋友也都对这个神秘国度知之甚少,只知道它曾经是一个边塞小国,后来不知怎么就没有了。这次到了宁夏,有幸参观了西夏博物馆,得以窥探了神秘西夏的冰山一角。
原来这个西夏在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与辽、金、大宋、蒙古并存抗争的历史强国,从建国到覆灭历经了189年(大明和大清也不过三百年左右),先后历经了十个皇帝,曾经对宋、辽、金等国构成严重威胁,也曾经有问鼎中原的雄心壮志,只是后来由于国内内讧,被强大的蒙古铁骑所覆灭。
西夏人的祖先是属于党项族,但现在好像听不到这个民族了,不知道现在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里面还有没有这个民族。西夏人的祖先曾被唐朝的皇帝赐姓李(很荣耀啊),后来随着国力的强大,在1038年有个叫李元昊的人就称帝建国,这就是西夏国,他们自称叫做大白高国,可能有高大上的意思吧。

这就是西夏国的生活场景,中间穿白衣服的就是李元昊,可是他们皇帝的龙袍竟然是白色的,可能与他们叫做大白高国有关吧。李元昊建国后的一件大事就是剃头(这事与大清朝有的一拼啊),号称是从头抓起,目的是加强西夏人的凝聚力,所以西夏男人都没有多少头发。
西夏既然敢于在辽、宋、金、蒙等列强之间抗争,他的地盘一定小不了,所以你可千万别以为古西夏就是现在的宁夏啊,西夏的国土最大时候是现在宁夏的十二倍,像什么甘肃、陕西、青海、新疆的很多地盘当年都是西夏的国土,要不咋能与列强抗衡呢。
西夏的国都就是现在的银川,当年叫做兴庆府,你看那横平竖直的街道是不是设计的有模有样啊,有点大唐长安城的影子。


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在中原人眼里的野蛮部族竟然还挺有文化底蕴的,他们竟然还有文字,一笔一划还都挺像那么回事的,只是虽然看着都挺眼熟,可是单个拿出来一个也不认识,放在一堆还是不认识。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西夏人居然还有自己的语言,对照着注音您能念出来吗?在博物馆里还有个小喇叭在那唔啦唔啦的教游客学说西夏话,真是挺有意思的,就是没有时间听他们啰嗦啊。

西夏人还挺重视农业生产的,知道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道理,这些种地的家伙和我在农村时用的没什么两样。




西夏人还有自己的货币,这些方孔的圆形大钱要是不说明的话,真看不出和什么大宋通宝有什么不一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定是更值钱,因为它们稀少啊。






原来我们现在中国人最引以自豪的敦煌莫高窟竟然也是西夏人的大手笔,可是在参观莫高窟的时候从来没有人提起过。





这些栩栩如生的佛教人物头像,反映了当年西夏人精湛的工艺水平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西夏当年的建筑水平也是一绝,从这些出土的西夏建筑构件上可以看出来他们的艺术水平是相当高的,这些房屋建筑上硕大的鸱吻,造型雄伟大气,雕刻精湛细腻,简直可以和很多中原皇家的用品相媲美。











古西夏国也会玩瓷器,他们的陶瓷工艺也挺不错的,感觉和中原内地的博物馆里看到的差不多。










古西夏国不但是富庶,而且还野心勃勃,虎视眈眈的窥视着中原的大地,所以他和周围的列强一直时战争不断,整个西夏一百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这是在西夏出土的军事器械,那把长剑现在看起来依然是杀气凛凛,让人胆寒。不过这些小地雷似的家伙倒是挺可爱的,这可能就是西夏的独门绝技吧,以前在别的地方没见过。
看来西夏和大宋之间的战争最为惨烈,岳飞曾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名句,这个贺兰山就在西夏的境内,但是大宋败多胜少,屡次战争累计有三十万人被西夏剿灭。三十万人可不是小数目呀,宋朝本来就是重商轻武的国家,所以三十万军队的伤亡使得国力大减,这与大宋后来被蒙古所灭有很大关系。

但是西夏的强大也使它成了蒙古铁骑的眼中钉,成了大蒙古国称霸中原的绊脚石,于是蒙古大军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曾六次讨伐西夏,西夏经过了顽强的抵抗,再加上自身内部的原因,最终在第六次战争中被蒙古的铁骑所灭,成者王侯败者寇啊。而蒙古人心目中的神人,成吉思汗铁木真也在这次战争中随着西夏的灭亡而身亡,所以应该是一场两败俱伤的结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