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江西(11)---去江西博物馆窥探海昏侯的秘密

标签:
旅游海昏侯汉墓出土江西博物馆 |
分类: 祖国各地 |
现在在南昌,江西博物馆成了最火的地方,势头甚至盖过了“八一起义”的南昌大旅社。为什么呢?就因为里面的“海昏侯汉墓”展览,现在很多博物馆都是仗着一个古墓的出土而成名的,比如去湖南博物馆看的就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去湖北博物馆看的就是“曾侯乙编钟”,而默默无闻的江西博物馆,这回仗着“海昏侯汉墓”大火了一把。
仔细关注一下,这个海昏侯汉墓可不得了啊,这个墓主人是第一代海昏侯,名字叫做“刘贺”,还曾经还当过几天大汉的皇帝呢,所以这身份和名声可比那长沙马王堆的“辛追”和武汉的“曾侯乙”大多了。他在世33年间曾经历了王、帝、侯三种身份的转变,人生阅历真是丰富啊。海昏侯刘贺的这座汉墓在2011年被发现,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
海昏侯汉墓成功挖掘之后,在2016年曾经到北京以《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的名字在首都博物馆开展,据说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但当年带到北京展出的展品只有四百件,而这次在江西博物馆展出的展品有九百多件,无论是规模大小还是精美程度都是北京所不能比的,所以这样的展览不能不看啊。
这个刘贺是个典型的倒霉蛋,他是汉武帝的亲孙子呀,真正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双料。19岁时,当朝的汉昭帝刘弗陵驾崩,但刘弗陵膝下无子嗣没人继承,于是在大将军权臣霍光的操纵下,这个大馅饼砸到了刘贺的头上,他被选为皇位的继承人。可是刘贺不是当皇帝的材料,当得知自己被馅饼砸中并继承皇位时,刘贺欣喜若狂。刘贺带着200多人进京即位后,天天跟这班人饮酒作乐,淫戏无度,甚至还想和皇太后那啥,即位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将皇宫闹得乌烟瘴气。
刘贺的举动让实际掌握朝政的大将军霍光深感不安,霍光一看这哪行啊?刘贺这小子这么胡闹,还不把大汉的江山给毁了吗?于是大臣们商量之后,便奏请上官太后下诏,宣布刘贺干的1127件荒唐事,于当月便联合朝臣把这个刘贺给废掉了。都说馅饼的后面就是陷阱,看来这是自古有之啊。随后,又将刘贺逐回昌邑,削为平民,此时距刘贺登基,仅仅27天,史称“汉废帝”,但那废帝也是帝呀,当一天也好啊!
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打击,没几年的光景,刘贺就几乎成了废人了,新皇帝见刘贺已不足构成威胁,便收了杀心起善心。后来的汉宣帝,将昌邑王刘贺封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虽然没什么事了,但刘贺依然一病不起,不久愤懑而亡。但让我不理解的是,这个刘贺已经倒霉的这个份上了,他的墓怎么还弄得那么豪华呢?他到底是真昏还是假昏啊?
现在南昌海昏侯墓的挖掘现场还没有对外开放,咱们看不到,只能纸上谈兵看看图纸了。据说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从图上可以看出陵墓里面各种现实中的生活场景一应俱全,真是视死如生啊。而且墓里出土文物的数量创下了全国首例,对于复原西汉列侯葬制和园寝制度价值巨大。
2015年11月,南昌郊区的西汉海昏侯墓已出土了1万余件文物,特别是海昏侯墓及其车马坑出土的9千余件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出土的整套乐器,包括两架编钟、一架编磬、琴、瑟、排箫、笙和众多的伎乐俑,形象再现了西汉列侯的用乐制度,出土的偶车马特别是两辆偶乐车与实用安车、轺车。
这是在挖掘文物中发现的镇墓之宝,就在遗骸的腰部位置,放置着一枚白色玉印,拿起来一看,玉印上赫然刻有“刘贺”二字。专家介绍,这是刘贺的私印。在两汉时期,印章是常见随葬品之一,这枚印章也是判断墓主身份的最直接证据。
虽然资料介绍说文物中发现了大型的编钟和编磬,但是在博物馆的展览中并没有看到像曾侯乙编钟的那样大型器物,有可能是时间紧迫还没来得及组装吧。这些都是青铜的钮钟,应该是挂在架子上组成编钟的,这些编钟上都刻有“宫”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有可能与古代的音律有关吧。
但是感觉这些钮钟品相看上去是不是有点太新了,有一种工艺品商店的感觉,博物馆有修复过度的嫌疑啊。
这是海昏侯墓葬出土文物中发现的一个形似制酒用品的青铜“蒸馏器”。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酒酿酒传统,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李白斗酒诗百篇,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不论是生活还是政治、贸易往来,古往今来中国人是离不开酒的。如果这个玩意能证明,西汉时期中国就可以蒸馏白酒的话,那就相当于把中国蒸馏酒的历史提早1000多年。
这个蒸馏器是这么玩的,在最下面进行点火加热,上面实际就是一个大蒸锅,经过加热再通过冷凝之后,冷却的液体就从下边流出来了。而下面加热的容器如果拿出来,还可以单独当火锅用,加上上面的罐子就变成了蒸馏器,古代人真是太睿智了。
按着说明的介绍,这是一组西汉的“双系青瓷壶”。是不是看着粗糙啊,感觉汉朝玩瓷器真是不行,比后来的唐朝差的太远了。
西汉的时候最发达的就是青铜器,所以汉墓里的出土文物青铜器特别多。这个海昏侯墓里这类青铜器的玩意也不少,器型比较大,做的也挺精美,但就是大多数咱都叫不上名字来。
按照说明的意思,这个东西叫做青铜温鼎。所谓的鼎不就是古代的炊具吗,这温鼎是一个上下两层的炊具,看样子上面装食物下面装上炭火就可以保温了,由此看来这不就是一个古代的火锅吗?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
这是一个上面有字的青铜大鼎,上面清晰地刻着“昌邑籍田”几个字,一般来说有刻字的青铜器都非常有价值。
青铜器是他们汉朝的强项,所以海昏侯墓里的青铜器非常多,和长沙的马王堆和武汉的曾侯乙墓一样,很多都是超大型的青铜重器。
这个小玩意说明上说叫做“青铜染炉”,看得一头雾水不得要领。回来一查,原来染炉是一种形体小巧的炊具,它的构造可分为三个部分:中间为炭炉,下部是承接炭灰的盘子,上面放置一具用来装食物的活动杯。看这意思又是一个小火锅呀,不过这火锅也实在太小了。那它为什么成为“染”呢?原来中国古代统称调味品为染,所以这实际上就是吃火锅时蘸的那个调料,古代人吃火锅的调料都得放在耳杯中加加热再蘸,真是太讲究了。
上面的这些铜片都叫做“青铜当卢”,当卢这东西就是招呼在马脸上面的一种装饰,具体用途不清楚,可能有保护和美观的双重作用吧,没想到在古代托生为马也这么幸福啊。但是细看一下,上面的纹饰真是超级美啊,各种不同的图案表示不同的寓意。
上面所有的那些青铜部件,全都是装饰在下面这匹马身上的,古代的马真是够威风的,不但是脸上罩上了当卢,浑身上下这些零部件也值了银子啦,但是这些宝贝的负担也够重的啊,要不是什么赤兔马或者血汗宝马还不得压趴了架呀。
上面的这些精美的青铜部件就全都是招呼在马车上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名字也不弄不清它们具体都是干什么的。虽然咱们没看见那马车什么样,但是配件都这么漂亮了,估计那马车也一定会更加威风的,可以想象那海昏侯威风凛凛的站在马车上的样子,够帅的了。
可能有的朋友看到这还琢磨呢,开始说的那些大型的编钟编磬呢?还有那些精美的陪葬车马也没看见啊?其实你们都不如人家海昏侯想得明白:要那些华而不实的玩意有什么用啊,过些年人家都玩钢琴开奥迪了,但是不管到了什么时候,还是真金白银最实在呀,什么年月都不会过时。
看到这大家明白了吧,为什么这个海昏侯才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人家给废了,能不废他吗?他可真不是一个什么好皇帝,他都被贬成那样了,结果死后墓里别的宝贝不算,单是黄金就出土了一百多公斤啊,那个海昏侯国当年的GDP得暴跌成啥样呀,他要是继续当皇帝,哪还有我们今天的大汉民族了。
这些金饼看得人眼花缭乱啊,看来金子真是个好东西,埋在地里这么多年,依然是闪闪发光,我想起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不过他仅仅是个废帝呀,而且看江西这样,在古代也不会是什么太富庶的地方,他这么多金饼子哪来的呀?
哇!这就是传说中的什么马蹄金、麟趾金啊,以前只是听说有这么回事,可从来没见过真的什么样,这回可真是开眼了。谁说钱财是身外之物啊?谁说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啊?那都是骗人的鬼话呀,像海昏侯这样的家伙,死的时候不就把什么都带走了吗?赵本山还说什么“人最最痛苦的事是,人死了钱没花完”,让他痛苦去吧,人家海昏侯一点都不痛苦。
这是什么?大钱呀,中国人没有不认识这玩意的,但是你见过这么多大钱吗?海昏侯墓里整整出土了10吨这玩意,将近200万枚大钱。我一下想起了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侯勇演的那个小官巨贪赵德汉了,那满屋子的人民币和这大钱有的一拼。看来贪官都是相似的,而清官却各有各的不同。
这种青铜雁鱼灯是典型的汉代精品,看上去就像一只大雁回首衔鱼一样。那只大雁眼圆、颈长、体宽肥胖,身两侧还有铸出的羽翼,短尾上翘,双足并立,掌上还有脚蹼,真是太可爱了。大雁张开嘴衔着一条鱼,那鱼身短肥,肚子下面就是灯罩的盖。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防止了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那时候皇帝的日子就开始讲究环保了。雁鱼灯由四个部分组成,可自由拆装,便于擦洗。该灯构思设计精巧合理,达到了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这是一只青铜博山炉,估计可能是熏香一类的炉子吧。
这只青铜镜制作的太精美了,我一直奇怪,那个年代也没有圆规之类的绘图仪器,他们怎么能把圆形图案刻画的那么圆呢?你看铜镜上镶嵌的那些玛瑙、绿松石和宝石等宝贝,真是让人喜欢啊。
这些小动物趴在这干什么?它们叫做“镇”,是用来压席子角的。古代人还没发明凳子和椅子这类家具呢,站累了只能是席地而坐,而用藤子、芦苇、蒲草或竹条编织的席子不仅容易卷边,起身时席子还会移动,为了避免由于起身落座时折卷席角,遂于其四角压上镇。后来镇造型愈来愈讲究,成为各种动物造型的雕塑小品,这些由玉石、青铜、黄金、陶瓷等制作的席镇不仅实用,在汉代工艺美术中独树一帜,也是汉代室内布置的亮点。
这是出土的一柄汉剑,古代的宝剑都是非常讲究的,那上面的饰物一般分为剑首、剑格、剑璏、剑摽四个。剑首,装在柄的末端,一般为圆盘型或帽型。剑格,装在剑柄与剑身之间。剑璏,装在剑鞘外侧,中间有孔,通过孔中穿绳子扎在腰上实现佩剑的目的。剑摽,装在剑鞘末端,如为玉质,也称为剑珌。
这个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自2011年发掘以来,已出土1万余件珍贵文物,现在对外展出的只是九牛一毛。据说江西要在古墓挖掘的原址建一个古墓遗址公园,公园由两座主墓、七座陪葬墓、一座陪葬坑、园墙、门阙、祠堂、厢房等建筑构成,具有汉代高等级墓葬所包含的许多重要元素,反映了西汉列侯的墓园制度,到时候再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