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吴哥(29)---赶一个柬埔寨的大集

标签:
旅游柬埔寨接地气逛市场看美食 |
分类: 走遍世界 |
这是暹粒市最大的一个农贸市场,用当地人的话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的。经过与导游反复核实了地址之后,我打了一辆TuTu车就过去了。
进了市场一看果然规模不小,里面人一点都不比咱们的早市少,架子上摆着各种蔬菜水果和生猛海鲜,供应丰富应有尽有,耳边充斥着听不懂的嘈杂声,我知道那一定是在讨价还价的声音,这种乐趣在那些什么乡村游和农家乐里是绝对体会不到的。
虽然这里给人的感觉是乱哄哄的,但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其实这种地方不乱就不对了。用毛主席的话说:“乱了敌人锻炼了自己”,大家都在忙活着自己的生活,就没有人会注意到我了。
他们市场上的蔬菜和我家楼下早市上的差别不大,都是青菜萝卜紫皮蒜一类的家常菜,但是各种青菜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让人看着很舒服。
他们的水果品种要比咱们多很多,很多水果都是没有见过的,但是他们的水果都长得很小,像这种小菠萝别看长得小,但是非常甜。当地人调侃说:我们的人长的小,水果也小。我觉得可能就是天太热了,所以生长期短,没等长大呢就成熟了,但是浓缩的都是精华呀。
这是卖肉的摊贩,这种在国内已经淘汰的托盘秤在市场上随处可见,有可能是强制的标配,现在国内的早市上电子秤已经很普及了。不过你注意到了没有,那个买肉的拎着一个弹簧秤,这玩意的出现,说明他们的缺斤少两也很普遍啊。
这些小猪头微睁着双眼,给人一种死不瞑目的感觉。
这玩意是什么宝贝呀?难道是苞米吗,看着形状和样子应该是我们东北常见的大苞米,但是颜色不对呀,这玩意怎么才能让它长成红的呢?柬埔寨人太有才了。
在这个市场上没见过的东西还真是不少啊,这个大瓜真不知道应该叫什么,看上去是挺诱人的,这玩意算是水果牙还是蔬菜呢?那里面的籽能吃吗?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由于摩托车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市场的过道里停的全是摩托车,车上满载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一看就是饭店来采购的。
如果只看青菜不看人脸的话,这些蔬菜是不是和国内的没什么区别呀,都是咱们常吃的东西。
这里还有一边卖一边加工半成品的,这一瓣一瓣的玩意好像就是我们东北的西葫芦,这个男的在那先去就皮,之后再擦成细丝卖,就能多挣几个啦。
在市场上我还看到这样的一幕,有几个小和尚闯入了市场,估计他们是来化缘来了。柬埔寨是个佛教国家,好像男人一生都必须出家一次,所以这些和尚不管在哪都是很受尊敬的。
他们就这样一个摊位接着一个摊位的走,我认真的看了一下,好像也没看见有人给他们什么呀,这些小和尚也真是不容易啊,小小年纪就出来化缘,看上去挺可怜的,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出来一次每人也都有任务啊。
记得中国有个“女人是老虎”的歌挺好听的,里面说的好像就是小和尚下山的故事,真不知道他们的师傅是怎么想的,这些可爱的小和尚在市场里要真的碰上了老虎,那可咋办呀?
这里面的全是生活日杂用品,和咱们国家的没什么两样,有可能都是咱们中国进口的呢,因为这些小工业产品他们几乎没有。
走了一圈我终于看到有吃的了,我虽然不是吃货,但是我每到一个地方,对他们吃什么都很在意的。这母女俩在这烤的不知道是什么,我的感觉有点像植物的叶子包上米饭(类似包粽子),然后在火上烤着吃。
烤完之后的东西就是这样,看上去挺诱人的,让我想起了以前在农村看青时,在地头烤苞米时的情景,我们也都是带着苞米叶子一起烤,应该就是那个味道。
哇!这炸得黄橙橙的是什么啊?仔细一看,原来是裹上面炸小虾耶,这种小虾饼看上一眼就有点嘴角流油,但是真的不敢吃呀,就怕自己的肚子不争气,中国人在这里拉肚子是常见病。
这都是什么啊?怎么好吃的东西越走越多呢,你看那面包圈的颜色多么诱人啊,难道是要考验我的革命意志吗?好吧,为国争光的时候到了,我只能是暗暗的把口水咽到肚子里,多拍几张照片过过眼瘾吧。
这种炸香蕉是当地的特色小吃,我想起了在国内饭店吃过的拔丝香蕉,那种甜甜的味道应该是不错的,可是我们团里有人就是吃这个拉的肚啊。
这种鱼干也是当地一绝,由于当地的天气实在太热了,所以附近洞里萨湖的渔家都把打上来的鱼晾成鱼干来买,应该也是当地的一种美味吧。
这是什么啊?看上去这不就是咱们常吃的红油猪耳吗,但是这些猪耳朵在他们这疙瘩能制成另一种美食,叫做柬式三明治。
看到没有,把这个简式面包从中间切开,然后夹进去各种青菜、辣酱、猪耳......在一压,这就是柬式三明治了,据说味道好极了,只能是留在心里慢慢的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