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37)---不可不去的敦煌博物馆
标签:
西域敦煌博物馆精美壁画 |
分类: 祖国各地 |

来敦煌旅游的人都是直奔莫高窟和沙鸣山的,其实很多人忽视了一个好去处,那就是敦煌博物馆。敦煌博物馆离市区不远,交通也很方便,其实即使是走着过去都可以。敦煌博物馆非常低调,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古城堡、或者是一个古长城上的烽燧,但是里面的藏品相当丰富,如果你先在博物馆里预习一下然后再去各个景点的话,

走进博物馆立刻就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大漠风情,回廊的造型让人想起了戈壁上的一个个洞窟,墙壁上涂满了黄沙的颜色,让人在黄沙之中能感受到那种大漠孤烟、金戈铁马的味道。






博物馆的中间是一个高高的的天井,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格子控的话,那你千万别往上看,因为天井的四壁布满了一个个小孔,会让你感到眼花缭乱的。站在天井的下面就像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千佛洞里一样,实在是太有创意了,但就是眼睛不太舒服。



整个博物馆是三层楼,但是你看不到楼梯,它是以天井为轴心,以螺旋的方式沿着这样的坡道一边浏览一边上升,不知不觉的就到顶层了。这个创意还蛮有新意的,逛起来非常舒服,一点都感觉不到爬楼梯的疲劳,只要顺着展馆路线一路参观, 就可以完全欣赏完所有展品了, 绝不用走回头路。

敦煌博物馆藏有四千多件藏品,大多数都是汉代、三国、晋、隋、唐等时期墓葬出土的文物,其中的石碑、石塔、镇墓兽、莲花砖、麒麟砖等都是相当珍贵的,全国范围内独此一家。
这些陶盒、陶鼎看着没有什么,但是上面精美的花饰真是让人惊奇,感叹几千年前人们的工艺和审美水平,而且这里的文物几乎都是原件,让人大开眼界。

这些"汉简"都是在著名的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其中的"敦煌遗书"和举世罕见的藏文写经,以及珍贵的古代地理、气象、军事写本等,都是他们的镇馆之宝。





这些青铜器也都制作得非常精美,反映了那个时期西北大漠的文化水平和制作工艺都已经相当高了。

这是一尊北凉石塔,我也弄不清北凉算是什么时期,但是介绍说北凉石塔是北凉时期盛行的佛教文物,但是现在存世的北凉石塔只有十四座,其中三座流向国外,十一座收藏在国内各级博物馆里。
北凉石塔的制作,是佛教雕刻史的一项辉煌的成就,代表着雕刻技巧、审美观念与宗教内涵,是研究艺术史、宗教史不可或缺的一环。
虽然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战火和风雨摧残,但是北凉石塔上每个小佛龛里的佛像依然栩栩如生,真是巧夺天工啊。







这些泥塑充满了异域胡人的特色,制作得非常精美,感觉这就是后来唐三彩的原型。



在敦煌博物馆里最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敦煌壁画,据说它们既不是临摹也不是拍照,而是出于保护的目的整张从莫高窟的石壁上揭下来的,这实在是太难得了,你就是到了莫高窟也看不到这么多壁画啊。


这是一张隋炀帝西巡图,别看隋炀帝在历史上的名声不是太好,但是他是中国所有皇帝里唯一到过西域皇帝,那年月也没有高铁,一路的车马颠簸也真是难为隋炀帝了,所以这也算是一个亲民的皇帝了。




这些精美的敦煌壁画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啊,来敦煌博物馆绝对是不虚此行的,因为这些国宝你真正到了莫高窟是看不到的,在这里可以认认真真的仔细看一下。



敦煌最名扬天下的就是莫高窟了,在博物馆里有一个模拟的洞窟绝对可以以假乱真。因为在莫高窟的时候,由于黑乎乎急匆匆像赶场一样的参观,我根本没看清楚洞窟里是什么样子,所以这是我看的最清楚的洞窟了。
这是洞窟顶上的天花板,上面是精美的西域文化的图案,周围画满了一排一排的小佛像,让人感到庄严和肃穆。

洞窟里面佛祖端坐在中间,周围可能是众多弟子,门口的这四位在咱们中原内地应该是四大金刚,但是在他们这里叫什么我不知道,反正是威风凛凛,让人望而生畏。

这洞窟的左右两边是精美的壁画,上面讲述的是佛教故事,只可惜咱们与佛无缘看不懂啊。但是对于佛主你可以不信但绝对不能不敬,所以在这里就应该安安静静的观赏,有的人在佛主面前乱喊乱叫实在是不应该。
这是佛主头顶上的壁画,不知道什么意思,可能是预示着一片祥云吧,总之一定是美好的寓意。

敦煌博物馆从稀有珍贵的文物,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再到墓葬、宗教文化,真是包罗万象啊,从这些展示的文物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这个神秘地域历史和发展。通过这些文物,我们仿佛透过历史的长河看到这两千多年在丝绸之路上来往的客商官宦、金戈铁马,仿佛看到两千年来这一带人民的生活、风俗、文化、宗教信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