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消费者权益日,也就是中国消费者盼望的3.15。中央电视台照例又是弄了一台隆重的3.15晚会,各路记者照例上台曝光了一批制假贩假的案例,各个职能部门的领导也照例上台咬牙跺脚的发誓要如何如何.......。
可是有什么用呢,那臭名昭著的“饿了吗”网站昨天晚上被爆成那样,可是今天人家该干什么干什么。因为我家窗户对面的小馆子就是“饿了吗”网站下属的,今天一大早那些打着“饿了吗”标识的电动车照样是送外卖,一点影响都没有,要说是影响只能是知名度更高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昨天晚上爆出来的那些办假证的、二手车弄假的、电信诈骗的、软件骗钱的........那么多案例在中央电视台上曝光,你听到有什么结果吗?不过是年年都曝光今年照样再曝光一回而已,能咋地呀?
为什么会这样呢,谁都知道,这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的违法成本太低了,回想一下昨天晚会上的所谓杀手锏,不过就是取缔、没收、撤销、吊销、整改、罚款......而已。有的人说这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说根本就没有降魔的哪个道,没什么高低的事。
我就不明白了,对这些事实清楚影响极坏的制假贩假、强取豪夺的诈骗行为,为什么就不能大刑伺候呢?到现在还在讨论职业打假的合法性,我真不明白咱们的国家是真心打假呀还是假打。试想一下,如果全民都成了职业打假人的话,那还用年年开什么3.15晚会吗?我们纳税人的钱干点什么不好啊?何必在那自娱自乐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