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5)---面目全非的莫高窟

标签:
旅游莫高窟霸王条款面目全非白花钱 |
分类: 祖国各地 |
莫高窟对所有人都是神秘的,苍穹大漠中的荒野洞窟,这本身就对人们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再加上王道士和藏经洞那样的传奇故事,就是使得莫高窟越发的神秘起来,所以估计每天那数以万计的游客里真正对雕塑和壁画感兴趣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人都是怀着猎奇的心理冲着那份神秘而来的。
虽然在来敦煌之前也点灯熬蜡的做了不少功课,但是那点速成的知识相对于莫高窟几千的的历史和文化,实在是连皮毛都算不上,所以我完全就是来看热闹的,来敦煌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想看看莫高窟是怎么回事,就是想看看没见过的东西,满足一下那种探秘的乐趣。
但是来到敦煌之后发现自己太天真了,首先莫高窟不是你想看就能看的,也不是你有钱就能看的(有大钱当然另当别论了)。首先莫高窟的正式门票每天只售六千张,而且可以在网上预约,所以旺季的时候这些门票早就在网上卖完,现场只能买一种叫做应急票的东西在正式票游客看完之后,简单看看。
据说莫高窟里各种洞窟有一千多个,有幸买到200元正式票的游客可以分拨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看指定的八个洞窟,而买100元应急票的游客只能是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四个洞窟。你如果还想在门口张望一下其他的洞窟或者在莫高窟里随便溜达溜达,这种想法就不要再有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完指定洞穴直接就被带出去了。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历经中国十几个朝代的兴建,绝对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一块瑰宝。这些年经过个人捐款和国家投资莫高窟的到了大量的保护性维修,凸凹不平的山体被抹平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洞窟被统一了,但我个人感觉着实在是有点画蛇添足弄巧成拙了。
印象中的莫高窟是什么啊?那就应该是古香古色的原生态洞穴呀,闭上眼睛一想那就是破旧的原始土洞,很多老照片上也是这个样子。可是没想到的是站在莫高窟的外围往里面一看,一个个洞穴全都整齐划一的变成了有规有矩的方形铝合金门口,山腰上的木栈桥也全都换成了钢筋水泥的建筑了,远远看过去就像是一片乡间别墅,真是有点失望了。



莫高窟的洞窟形制主要各种禅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等,所供奉的也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等,所以虽然出于保护维修的目的也应该是修旧如旧恢复自然山体的原样,而像这样的光洁整齐的墙面和那些坚固的廊道,怎么想象也和王道士的藏经洞联系不起来。
这个96号洞窟是莫高窟里最主要的一个洞窟,号称九层楼,这个洞窟的外观还算是保持了原貌。它的门脸是一个九层的遮檐,所以叫做九层楼,这里面的弥勒佛坐像是莫高窟里最大的塑像,高达35.6米。据说九层楼的大佛是世界上的第五大佛,后来阿富汗的巴比扬大佛被塔利班炸毁之后,它成世界第四了,不过洞穴里的大佛它依然是世界最大。
这个九层楼大佛是所有游客都能看到的,不论是200元的正式票,还是我们100元的应急票都必须看。但是洞窟里面几乎没有什么光亮,全凭工作人员用扩音器在那唔啦唔啦的一通讲,幸亏我自己带了一个高能聚光手电自己照着亮,勉强能看看里面的情况。其实本来楼外有两条通道可以上到山顶就近观赏大佛的,不知道为什么就被简化了,没有人提上山通道的事。
莫高窟里最让所有游客都不理解的是所有的洞窟里都不准拍照,这真是霸王条款,游客们千里迢迢的来到这世界文化遗产(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花了那么多的钱买你的门票,看的时候不让仔细看,连拍个照片纪念一下都不让真是太不像话了,至于洞穴里面是不是太黑,能不能拍照那是另一回事。
按照国内惯例很多景点都不准拍照,胡说什么害怕闪光灯会损伤文物的色彩,那完全可以限制闪光灯啊,为什么全部禁止呢?其实闪光伤文物这是早就被国际文物界否定的一个伪科学了,在法国卢浮宫里面像“蒙娜丽莎”那样的珍品都可以随意的拍照,我们国家为什么就不能和国际惯例接轨呢?再说了,莫高窟里的色彩都是矿物质染料,根本不存在褪色这一说。
偶尔发现这个山上的小楼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感觉很有原滋原味的味道,这才可能是莫高窟留下的真正遗迹,但又有点太破旧了,看它的底边好相就要崩溃了,不知道若干年后还能不能看到这个小楼了。
这就是莫高窟,如果还是这样的参观游览条件的话,我以后决不会再来了。这不是我的想法,很多游客看完之后都是这样想的,不是东西不好,也不是门票贵,而是花了钱看不到东西,白花钱谁还来呀?(若果像那香港人一样扔下叁拾万港币,估计就随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