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趟北京(4)---国博(春秋战国)
标签:
国家博物馆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文物 |
分类: 祖国各地 |
西周之后周王的势力就渐渐的减弱了,这时候诸侯群雄纷争,像什么周、秦、齐、晋、燕、楚等小国乱糟糟的起来争抢天下,所以这一段就叫做春秋战国时期,也称作东周。这一段由于各个小国家的生产水平的发展都不一样,所以产生的文物形式也是五花八门。
这个叫做王子午鼎,是楚国的器物,现在是国博的镇馆之宝。器物身上的龙形怪兽饰物和铭文中的鸟篆体都十分罕见,因此被誉为楚式鼎之冠。鼎的腹部有84字铭文,记述王子午这个人制作这个玩意的用途和歌颂自己的功德。

这是一个错金银犀牛青铜带钩,是巴国时期的东西,应该是古代人穿衣服时的要带钩子,一个腰带扣还弄得那么奢侈,不亡国才怪了。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蜀国的青铜釜甑,也应该是装酒的东西。 
这玩意叫兽形青铜尊,是春秋战国时百越国的东西。这玩意外形是个四不像的动物,羊头猪腿兔耳长颈鹿角,背部开有椭圆形口,盖上有环耳套链与颈背的环钮相连,盖面饰盘蛇,蛇身饰三道纵向鳞纹,蛇首居中昂起形成盖钮。这个造型具有楚、越和中原三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特征明显,具有全国的唯一性。

这是一个西周青铜提梁卣,体形扁圆,盖隆起,器形和纹饰等特征均接近于中原西周早期器,但斜直的盖面、小立鸟盖钮、以圈点纹作主纹的施饰风格则具有地方特色。
这是一个春秋的三轮青铜盘,据说是迄今仅见的三轮盘,极富东夷或吴人地方特色。这东西由盘、三个轮和双兽组成,盘的圈足上安装有三个轮子,前轮两侧各铸一条回身欲饮的龙形兽,兽身从盘底伸出往上一翻,曲线优美,极富装饰意味,同时也是轮盘的把柄。此盘铸造精美,设计别具匠心,盘体素雅,与轮结合成一体别具动感。

这是晋国的青铜方壶,

方壶上的浮雕装饰实在是太精美了,于是妄想拍两个特写,可是光线实在是太暗了,有点拍糊了。
这个金灿灿的东西叫做狼噬牛纹金牌饰,是战国时期生活在蒙古高原的林胡、楼烦、匈奴等少数民族使用的。这件牌饰用黄金制成,牌面上压制出四狼噬牛的纹样。以牛的脊柱为轴,中分画面,四狼两两成对,对称分布于左右,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陈国的“陈侯”青铜壶
这是兽钮青铜镈,春秋战国时期郑国的东西,青铜器镈是一种钟一类的东西,有鼓有钲,是用于祭祀、朝堂宴乐的高级乐器。
这是齐国的人形青铜灯, 战国时期的灯具以青铜质的为主体,多为贵族实用器。此灯整体为一身着短衣男子双手擎灯状。人形铜灯的人俑粗壮有力,身穿短衣,圆眼阔口,腰束宽带,立于盘龙座上,双手向左右张开擎灯,完全是一副武士的模样。旁边的那只长柄铜勺估计是给灯添油用的,它应是战国时期齐国宫廷中所使用。
这是一个错银铜卧牛,那时候也没有什么沙发,所以古人常常是席地而坐,这玩意就是古人镇席之器。
这是虎钮青铜罍,是郑国时期的东西,这玩意上边趴着四只小老虎,非常漂亮。

这个东西叫鲁伯大父青铜簋,此簋底有铭文18字,是鲁伯大父为季姬所作媵器。鲁国开始的时候姓姬,到春秋后期鲁国公室为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3家所分。
这个高高的是朱绘陶兽耳方壶,是燕国的东西,是以陶土为材质仿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制成,我开始还以为是青铜器呢。
这种壶也是战国时期燕国的盛酒器,颈部四周有对称兽耳和兽面衔环铺首各一对,从颈到腹为上方下圆形式,器身贴格状宽带成四开光,朱绘云纹和变形蟠螭纹,造型优美,是战国陶器的珍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