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神秘的萨满文化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家乡 |
萨满文化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文化,是我国北方各民族原来都信仰过萨满教。长期以来对外人一直是秘而不宣,充满神秘诡异的色彩,只是听说有这么回事,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朦朦胧胧。这次吉林省博物馆办了一场走进萨满世界展览,才有机会一窥究竟。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萨满教就是靠着这些家谱似的东西一代一代的传承着。但是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变迁,萨满教在许多民族中已被佛教和伊斯兰教所取代,现在只有像满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还信仰着它。
这些宗谱都是在北方一些民族或部落中发掘的,如满族、蒙古、赫哲、鄂温克、哈萨克等现在也仍然信奉萨满教或保留一些萨满教的某些遗俗。
这些神奇的萨满文字和古建筑中的满文很相像,不知道是不是一回事。萨满教的宗旨就是神灵附体,就是类似东北农村那种跳大神的意思,通过跳大神可以进行包括医病、躯灾、祈福、占卜、预测等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跳大神时萨满必须有“神帽”、“神衣”、“神鼓”等一套用具。神帽看上去有点像过去武士的头盔,一般都是以铜条或铁条为帽架,帽顶前侧有一只铜制的鹰,后侧是两根铜制鹿角,角叉的多少表明萨满的品级。
神衣的颜色都是非常鲜艳夺目,样子都是这样的紧身对襟套装,一般用兽皮或布料制作,周身上下缀有铜镜、小镜、腰铃等,下身后侧是飘带。
萨满教的教义就是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和崇拜祖先等,宗教活动的内容都是祭拜祖宗和祭祀生灵等。
在萨满举行宗教活动的仪式上,所用的法器很多,如神案、腰铃、铜镜、抓鼓、鼓鞭等。在这些法器上都刻绘有各种神的图案,尤其是在神案上和抓鼓上古时候都刻绘有色彩丰富的神灵面具。
据说由于在祭祀活动时怕被死者或神灵认出来,所以神帽上都用彩穗来遮住萨满的脸。在跳大神时这些萨满身穿萨满服,腰系腰铃,左手抓鼓,右手执鼓鞭,在抬鼓和其他响器的配合下,边敲神鼓,边唱神歌,充满神秘的色彩。
“神鼓”以板条做鼓边,用山羊皮、小牛皮或狍皮做鼓面。
这就是用来敲击神鼓的鼓鞭,实际上就是一截小羊腿呀,萨满人真是有创意。用羊腿敲打“神鼓”,然后身上的大小铜镜和腰铃相击作响,飘带四飞,可以想象那场面就像沙场上的勇士一样,用以显示“神灵”的威严。
这些就是萨满教信仰的所谓的“神”,其中属于自然崇拜的“神”有天神、地神、风神、雨神、雷神、火神等。
还有来源于众多动物名目的神,所有这些“神”,都有自己的偶体和偶像,比如“熊神”是以一张熊皮为其偶体。有的削木为偶,有的以石为偶,有的把被崇拜的“神”绘制在纸上或布上。
这些所谓的神看着有点像是传说中的小人,记得影视作品中常有驱神闹鬼的时候要想咒什么人,就弄这么一个小人,然后在身上写上仇人的名字,再往身上扎一些小针,嘴里念念有词的说着解气的话,估计这时那仇人就不会舒服了。
萨满的宗教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声称“消除灾祸,保佑人的安全”,为祭家消除灾祸。第二,声称“为病人祭神驱鬼”,这是萨满经常性的宗教活动。根据患者的症状,如果认为是“外来的鬼”致病时,在大门外或村边上生起篝火,萨满在篝火边“跳神”,并做象征性的射击,表示“驱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