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大地(8)---乾隆爷的后花园
标签:
杂谈 |
分类: 祖国各地 |
说实在的,大清皇朝的这些皇陵以前知道的还真是不太多,一去北京就是看明朝的十三陵。自从东陵大盗孙殿英的事迹被文艺作品传开之后,才知道北京附近还有清东陵和清西陵这两个好地方。但是由于这两个皇陵交通不是很方便,所以宣传的也不怎么给力,去的人也不是很多。
这次同学聚会终于有机会走到清东陵的附近了,所以得愿以偿游览了一下清东陵。在清东陵目前主要开放的就是乾隆爷的裕陵和慈禧的陵,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陵都是当年被孙殿英这王八蛋炸开的,可以一直进到地宫里看个究竟。乾隆的裕陵地宫已经对外开放十几年了,但仍然充满着神秘色彩,存在着许多不解之谜。
这是乾隆裕陵前面的广场,整个广场视野开阔,建筑宏大,工精料美,从宽阔的广场上就可以看出裕陵的豪华程度,它在整个清东陵里边的规模仅次于清祖顺治的孝陵。据说清东陵基本上没有进行过大的修复,所以从这些支离破碎青砖地面上可是看出当年孙殿英那场浩劫的惨烈程度。
这是裕陵的神道,笔直神道显示出一种皇陵的威严,沿着这条神道一直通向一个小的碑亭,里边是为乾隆爷歌功颂德的石碑。

乾隆在大清的历史上应该算是少有的几位好皇帝之一,在祖国的统一上也算是功勋卓著,所以他的功德碑上应该是很有东西可写的,但是年代久远已经看不清写的什么了。

过了小碑亭一直就是隆恩门了,这才是裕陵真正的大门,要想进这道大门就要开始卖票了。120元还不能划银联卡真是不便宜啊。我说你们不是五星级景区吗,还不能划卡?他们说我们就是四星级景区,真是自甘堕落呀。

进了隆恩门最先看到的就是隆恩殿,这是陵园里最主要也是最大的地面建筑了,应该是当时后人们祭拜祖先的地方。
乾隆的这个隆恩殿建筑的也是非常的大气和豪华,用料和形式都和故宫里大殿是一样的,人家死了比咱们活着都强。

这好像是一个焚烧祭品的一个焚烧炉,就是这么一个小玩意也是金灿灿的琉璃瓦,真是讲究啊,一看就是皇家御用品。
隆恩殿里摆放着乾隆爷的画像和先进世界的介绍,一些满族后裔和与乾隆沾亲带故的都在这里进行祭拜。本来这里应该陈列一些地宫里的珍宝的,可是经过孙殿英的浩劫什么都没了。
这个琉璃花门就是陵寝门,这个门前的玉带河上建有三座规制相同的一孔拱桥。桥上是龙凤柱头的栏杆,桥两端以靠山龙戗住望柱。这三座拱桥徒刑优美,雕工精细,在清陵中仅此一例。


进了陵寝门之后就是这个二柱门了,这个二柱门据说就是专供皇帝的灵柩通过的门,可是现在很多人专门爱着这里照相呢。
这是祭台五供,位于二柱门以北的正中神道上摆放着由石祭台和一个炉、2个花瓶、2个烛台组成的供神的器具,象征着皇陵香火永旺,神火不灭,仙花常开。就好像长眠于地宫里的帝后们一年四季都在享受后代子孙的供养一样,但实际上烧香的都在外边并不在这烧。
这就是乾隆裕陵地宫了,这是目前中国仅有的能够进入的两座真正的皇陵地宫之一,另一个就是十三陵中的定陵地宫了,那是明朝朱翊钧的地宫。
由于乾隆爷生前酷爱佛教,所以他的地宫内布满了精美的佛教题材的雕刻,据介绍庙里常见的什么三世佛、五方佛、八大菩萨、四大天王、二十四佛、一个不少。
一进入地宫就可以看到迎面的上方是大肚弥陀佛,两边的墙壁上排列的是四大金刚,后边是护法的韦陀,和寺庙里的布局一模一样。这些佛像造型生动传神,布局严谨有序,难怪赵朴初看后说这简直就是一座地下佛堂啊。

从这里看进去一直要经过四重石门再能到达安放乾隆棺椁的地方,规格够高的啦,据说清陵里只有顺治的孝陵是五重石门。

人们在地宫里更多的是欣赏那些精美的石刻和佛教经文,至于乾隆爷的灵柩已经没有什么好看的啦,因为地宫里所有的陪葬宝贝全都荡然无存啦。



裕陵地宫内一共葬着乾隆皇帝、孝贤、孝仪两位皇后,慧贤、哲悯、淑嘉三位皇贵妃,共计六人。看着那具呲牙咧嘴的棺材没有,那就是孙殿英那小子造的孽。传说中就是这具乾隆爷的棺椁,在强盗们打开石门的时候竟然漂浮了起来死死的顶住石门以保护他的后妃们,乾隆是真爷们。
这个地方叫做金刚墙,当年孙殿英就是从这里炸开了通往地宫的神道,现在那斑驳的金刚墙上还保留着当年那东陵大盗施暴时留下的痕迹。孙殿英这个王八蛋!打倒孙殿英,打倒军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