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56900247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我的母校
(2011-07-04 15:16:33)
标签:
杂谈
分类:
大学生涯
毕业将近三十年了,一直没有机会回去好好看看母校。前几天听到要回母校办事的消息,我真的有点兴奋了,晚上睡不着觉就一直在筹划着回去看看那些曾经熟悉的地方。
我们念书那会,学校还叫东北工学院呢,后来时髦改为东北大学了。但是我们同学还是觉得用东北工学院的称呼听起来觉得亲切,习惯称呼它“东工”,东北大学这几个字还是老校长张学良的亲笔呢。
这是我们学校的主楼,当时在我们的眼里它是异常的高大,我们常常把东工和莫斯科的冬宫联想在一起,其实就是在现在高楼林立的校园里,我仍然觉得它是最棒的。
主楼的后面原来是一个大广场,刚入学时我们学校没有礼堂,所以这个广场就是开大会的地方了。那时我们一开大会就要自己扛着凳子到这来坐着,现在想起来和抗大差不多。
这幢建筑叫做冶金馆,当时是我们有色冶金系的主教学楼。这个楼远远看去非常雄伟,通过高高的阶梯直接进入二楼,我四年大学时光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这幢楼好像是1952年建成的,现在已经算是文物级的了,比我的年龄都大。
看着楼前那拱形的门洞就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无数次早自习来得太早了还没开门,我们就站在这拱形门洞里一边敲门一边跟打更的老头说着好话。
这几个窗户别看现在装上铁栏杆了,可是当时我们从这里跳进跳出就像走平地一样,因为这几个房间就是我们当时的实验室。经过试验,从窗户跳出来可以比走门早到食堂五分钟。
这幢宿舍楼叫做东工二舍,当年是红砖墙的面,现在挂上水泥了,我们当时就住在这幢宿舍里。
我们住的是二舍的西头,俗称二舍西。这二楼的一溜窗户都是我们年级的宿舍,当年闻名全国的大学食堂爆炸案就发生在这里。
这个小门看得让人眼睛发热,门上的铁皮好像还是当年的呢。那扇小窗户,当年我们出去看电影回来晚了就全靠他了,我当年可不是什么好饼。但是现在装上栏杆了,学弟们没有我们幸福了。
这幢雄伟的建筑叫做机电馆,是离我们宿舍最近的教学楼,所以当年的晚自习基本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但是现在想起来绝大多数时间好像都是站在走廊里唠嗑。
这幢建筑叫做建筑馆,是当年没事最爱去的地方,因为那时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就在这里,常常在期刊阅览室里一蹲就是一个下午。
建筑馆的设计是不是现在看起来也不落后啊。
这幢建筑叫做采矿馆,这应该是我们当年相对接触最少的一个教学楼了。
这幢不起眼的建筑是我们当年的体育馆,别看方方正正的的样子不好看,可是当年羽毛球世界冠军韩建还在里边打过球呢。
这是在老体育馆旁边新建起来的最现代的“刘长春体育馆”,刘长春当年是张学良派出去的中国奥运第一人,而张学良又是我们的老校长,所以刘长春就是我们当然的校友了,所有的东工人都以此为自豪。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我被冷藏到沈阳
后一篇:
酒加肉=酒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