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的本土学者什么时候能获诺贝尔奖?

(2010-10-08 10:20:47)
标签:

杂谈

分类: 没事瞎说

    最近这几天世界著名的诺贝尔大奖开始热热闹闹的陆续公布了,各个奖项纷纷名花有主。仔细看一下,这里边不但有咱们亚洲人,甚至还有在长春土生而不土长的日本人呢,这也算是鸡窝里不小心飞出了一只金凤凰吧。

 

    在一边欣赏着金凤凰一边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不禁想到了钱学森老先生一直绕不开的一个心结:中国的高等学府怎么就不能培养出诺贝尔奖呢?其实这问题咱们是没资格讨论的,但是咱们可以瞎猜呀,结果是:不能。

 

    按理说中国人的智商掏出来上称约一下不见得比他们外国人的少多少,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奖的得主中不是有八位中国血统吗?所以说中国人的学术和智力没什么问题,关键就是中国人聪明,中国的学者太有才了。

 

   翻来诺贝尔奖的历史看看,哪个大奖的得主不是从英俊小生一只干到白胡子老头才混上啊。就拿这次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罗伯特·爱德华兹来说吧,五十年代就研究成功的人工受精技术,半个世纪之后都85岁了才得到这个奖项。

 

   不管怎么说他总还算是看到了诺贝尔奖,他那个倒霉的合作者,妇科医生帕特里克·斯特普托早在1988年便撒手人寰了,用中国人的话说这叫做一生的奋斗付之东流啊,假如她要是能活到今天看看诺贝尔奖就该有97岁了。

 

    可见要想拿一个诺贝尔奖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不但要有一生奋斗的成果,还要有个硬朗的身体。就算是倾毕生的心血侥幸混上了,那区区150万美元的诺贝尔奖金还得与好几个人一起分享,有什么劲啊!

 

    中国人才不会干那种傻事呢,凭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可以条条大路通罗马呀。于是现在中国的学者、专家、教授们热衷的走穴讲学,凭着有可能与诺贝尔奖搭边的身价,那这些人几十分钟的胡说八道怎么都得有几十万的出场费,而且还是税后的。

 

    这些人在走穴时又是鲜花簇拥又是明星的待遇,那排场哪是斯德哥尔摩的那个小音乐厅所能比的呀?再说了,那百八十万的诺贝尔奖,咱们有个十场八场的走穴不就出来了吗,谁还去整那个费力不讨好的诺贝尔奖啊。

 

    所以中国的明星学者们讲学市场越来越热,那自然离诺贝尔奖就是越来越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