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海参崴(1)----走出国门

标签:
杂谈 |
分类: 走遍世界 |
我们行程的第一站是从长春出发坐火车到达延吉市,旅行社给我们买的是半夜两点到达的车票,这帮人真是够损的啦,不过一千二的团费也不能要求太多,我们在延吉集合的地点就是这家大洲酒店。
这就是我们行程第一段的大巴,可以一直开到俄罗斯境内的斯拉夫杨卡镇,这是我们吃午饭的地方。从这里到斯拉夫让卡的公路都是中国人修的,路况比较好,根据协议过了斯拉夫杨卡就要换他们的车了。
这是珲春口岸,就是我们迈出国门出关的地方。这个口岸也是根据中国人的建议才开通的,口岸虽然不是很大,但是现在的业务量不小了。
除了像我们这样旅游团队之外,过关的主要力量就是这些拽着大包小包的国际倒爷们。
进了这个验关的大厅之后就不准拍照了,据说发现之后相机是要被没收的,所以仓促之下拍出来的照片可能让你看着脑袋发晕,我只好说抱歉啦。
国际倒爷是和我们分开验关的,但是由于他们的东西太多,所以他们的验关速度要比我们慢得多,最多的时候要一上午才能过去。
这些倒爷们也真是辛苦,看着他们大包小包的长龙我都觉得累得慌,但是根据海参崴的消费水平不管什么东西弄过去都是四到五倍的利润啊。
相对来说我们这边就简单的多了,以平均一个人一分钟的速度验关,所以半个小时后我们又开路了。
出了关之后立刻就有了边境的感觉了,这是俄罗斯境内的瞭望哨。这是我才想起来在我们的行程中除了有旅行社责任险和旅行人身意外险这两种常见的保险之外,还有一项是俄罗斯口岸战争险,想到这顿时好像有点心动过速头皮发麻,我现在真正明白这个险种的意义了。
出了中国的海关之后没几分钟就到了俄罗斯的海关。他们的验关大厅简单的多了,就像我们地震灾区的简易板房一样。但是就是这样的简单建筑也是我们中国给他们建成的,据说当初他们的态度就是一切都由中国给弄利索了我们俄罗斯就设立口岸通关,不然的话就不跟你们玩。
进到这里有一种文盲的感觉,我以前也学过一点俄语,但是现在除了“哈勒少”以外什么也想不起来了,能想起的就是老祖宗说过的话: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在他们这验关可比中国麻烦多了,需要过五次关卡才能完事。而且俄罗斯人的工作态度是累了就想休息一下喝点咖啡,慢慢腾腾的真是急人。他们要是心情不好可能很快就完事了,要是心情好就坏了,那就会仔仔细细没完没了的验个没完。
过了关之后这一路上发现两侧的大地都非常荒凉,既不种庄稼也不植林木,没有一点人工摆弄过的痕迹。导游说俄罗斯的土地多得是,根本就种不过来,所以像这种边境上的土地根本就不需要种植。
看着俄罗斯这大片的土地荒芜着,想想我们国家那匮乏的土地资源真是感觉到什么叫做地大物薄了。
我们这么肥沃的土地一百多年前竟然就被老祖宗给卖了,而我们现在来自己的地盘上竟然还得签什么证,心里真是不是个滋味啊。但是回过头想一下,要是这片土地还是中国的,可能也就会像国内其他地方一样被糟蹋得不像样子了。
终于到达了我们过境的第一站斯拉夫杨卡镇,这是一个相当于我们的县级市一样的小地方,以一个造船厂为主要工业。我们要在这里换车,因为中国的大巴到了这里就不能再往里走了,换完车后在这里吃我们第一顿俄罗斯饭。
这个换车地点不知道是干什么的,看是看起来还是挺漂亮的,出关后的第一眼异国风情,游客们纷纷端起了相机拍照,其实接下去的景色全是这样了。
这是几个在路边等车的俄罗斯小孩,他们身上穿的耐克和阿迪达斯怎们看着都像是我们中国货。
一个非常标致的俄罗斯少妇推着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孩走了过来,可惜她对我们的拍照不是很情愿,将那个漂亮的脸转了过去,浪费资源啊。
我们都在路边等着下一程为我们服务的俄罗斯大巴,听导游说俄罗斯的大巴同我们的大巴相比那就是天上地下一样,被称作“大破车”,所以我们都怀着忐忑的心情在盼望着我们等来的不是太破的车。
终于盼来了,怎么样?这模样是不是还不算是太破吧。这里的汽车小轿车都是日本的二手车,大巴都是韩国的二手车。
坐上大破车之后几分钟就来到了我们就餐的饭店,从名字上看应该是我们中国人开的餐馆,在这里都是中国人挣中国人的钱。
这是餐馆的后门,从形式上看也是在居民楼旁边搭建的小简易房,在中国肯定算是违章建筑了。
从营业时间上来看这一天里中国的旅行团是源源不断啊。
这是我们餐馆周围的居民楼,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简易和寒酸,就好像是几块大预制板围合在一起的一样。
像我们中国的居民楼一样也有在窗户外边封闭阳台的,但是不管是几楼都没有在窗户上安装防盗网的,看来他们的治安还是可以的呀。
这是在居民楼里开的小商店,相当于我们的食杂店一样,但是里里外外都收拾的相当干净,使人看上去很舒服。
这个地方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但是凭这个自动取款机我觉得可能是个银行之类的地方。这就是斯拉夫杨卡的大概,吃完饭后我们就开始坐着大破车奔向海参崴的四个小时旅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