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春扫雪的历史变迁

(2009-12-08 16:07:08)
标签:

杂谈

分类: 陈年旧事

       我们小时候长春的雪比现在下的大多了,印象中那时候好像根本就没有扫雪这一说。现在想起来可能是那时的生活水平和人们的文明意识还没到那吧。

 

       所以一到冬天大街小巷的道路上全都是一层厚厚的雪,但是这层雪都被汽车碾压的硬硬的,就像是一层白白的雪板一样,表面上非常平整而且非常光滑。

 

       所以那时的汽车轮子上一到冬天都得捆上金属防滑链,一走起来叽哩钢朗的乱响。而我们小孩一到冬天都有一个冰滑子,就是在一块木板上固定上两根铁丝,然后用绳子捆到右脚上,然后在那种光滑的雪板上用左脚一蹬就滑了起来。

 

       那时小孩打起群架来,在马路上呼呼啦啦的滑起来一片,一点也不比现在的暴走鞋慢。可是慢慢这种乐趣就逐渐减少了,因为政府开始号召各单位自扫门前雪了。

 

       所以等我参加工作的时候各个单位都有自己的扫雪分担区,每个单位都有一批扫把和铁锹之类的扫雪工具,各家各户也得准备个铁锹之类的玩意给上中小学的孩子用。

 

       那时报纸上经常说下雪就是命令,所以我们那时只要是下雪了,不管什么情况第二天(包括休息日)一早必须赶到单位去扫雪,连有事都不好意思赶在扫雪这天请假,生怕人家认为是有意偷懒。

 

      单位里也是一遇到下雪那就是放下一切正常工作,先得把雪扫完了再说。就是现在人民大街上还能看到马路牙子上用红油标着什么劳资科、电气室、妇联等字样,这一段一段的就是单位里各部门的扫雪任务分担区。

 

       后来慢慢的单位里不怎么扫雪了,开始我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听人家说原来是有钱雇鬼去推磨了。各个单位按着规模大小统一缴纳清雪费由政府组织人统一清扫。

 

       这倒是也不错,因为单位里的人实在干不动啊,这钱不花领导也都搂了。那时候刚开始有市场经济这个名词就在扫雪这件事上活学活用了。

 

       那时政府用我们的钱雇的都是在家没事的农民兄弟,这些人都像小生牤子一样,干扫雪这点活那就跟玩似的。所以那段时间市里基本上就看不到多少雪了,头天下雪第二天保证清的干干净净的。

 

        这些人农闲的时候在家呆着也是呆着,一冬天挣个几百块钱不是挺好吗。可是偏偏赶上那几年冬天长春的雪下的不是很多,所以农民工的这几百块钱让人觉得挣得很便宜,于是市里的环卫局看着眼红了,结果他们把冬天扫雪得活承包了过去。

 

       所以这几年冬天我就觉得马路上的雪好像扫的不如从前了,下雪的时候仔细一观察,原来扫雪的农民工都换成环卫局里扫马路的那帮老弱病残了。

 

       这帮人哪能扫什么雪呀,虽然号称是几万人的队伍,但是俩不顶一个呀。于是环卫局的办法就是大量的使用被环保部门限制使用的融雪剂,结果靠着融雪剂只能是保证主要街道清雪,其他的小路就只能是靠老百姓用脚去踩了。

 

       结果现在弄得下完雪之后一周的时间都整不利索,特别是像今天气温稍微回升一点,凡使用了融雪剂的地方全都是黏糊糊的,一出门裤子和鞋都弄得特脏,走在街上就像下屯了似的。

 

       我真是不明白了,现在各种技术是越来越先进,钱花的也是越来越多,怎么着扫雪扫的越来越差劲呢?不但是扫雪扫的不咋样,而且把那些扫雪的清扫工还接二连三的让汽车撞死了。

 

       你想,那能不撞死吗,那些老头老太太们自己走路还费劲呢,还让他们半夜就爬起来扫雪,滑刺溜的连累带困晕晕乎乎的不挨撞倒是怪事了。我真是怀疑每年的那些清雪费都弄哪去啦,据说每个环卫队员一个月只开八百元钱,查一查环卫局长,保证有问题,说不定又能弄出个什么周久耕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