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被告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前半句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可是后半句却实在不敢苟同。
对世界来讲,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重不到哪儿去。即使这条生命曾经伟大过,曾经对世界有过重大的影响和贡献,但地球缺了谁都是照转的。
但对一个家庭来讲,没有一条生命是轻的。对父母来说,孩子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一片天,无论少了谁这个家都是不完整的。
所以生命的长短应该怎样计量,人的生命于天地,于历史,于世界,多长算长呢?八十年?一百年?多长也是一瞬。从这个意义上讲,四五十岁与百八十岁,又有多大的差别?重要的是把每一天活好,把属于自己的这一瞬活好。
人活着就会有痛苦。当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一条鲜活的生命失去了知觉,包括对痛的知觉,慢慢的耗尽时,除了感到个人的渺小与无奈,也知道了能感到痛,感到苦,是多么幸运,多么不容易。所以,套一句近年常说的话:痛苦,并快乐着。
从生命本身而言,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但若夹杂着情感的成分,就不容易让人接受了。对过去的人寄托我们的哀思,就是为了让活着的人更好地领略生命的珍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