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都说冷在“三九”,意思是说这几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话看来一点都没瞎说呀。今天刚刚是“三九”的第一天,温度喀嚓一下就降到了零下22度真是应节气呀。看来这年头最有诚信的还是人家老天爷呀,别的都是瞎扯。
“三九”就是冬至之后的第三个九天,一般对应在阳历在一月中旬那一段,所以一月份一般是全年最冷的月份。按道理说冬至时节白天是最短的,日照最少应该暴冷啊,可是那时并不咋太冷,反而在18天后的“三九”成了最冷。
为什么一年中最冷时段不在冬至而在“三九”呢?这是因为尽管冬至前后白天最短,吸收太阳的能量最少,但是地球在夏秋季节储存的热量这时还没用完可以在夜晚散发出来,补充了热量的不足因此气温不会降得太多。
但是到了“三九”就不一样了,地层里积累的热量已消耗的差不多了,开始吸热了。所以虽然白天的时间有所增长,但白天增加的那点日照抵消不了大地的吸热,因此导致温度大幅的下降使天气变得特别寒冷。
由此看来在“三九”之前大地是向外放热的,过了“三九”大地就开始从外边向里边吸热补充热量了,因此这时候人们感觉特别的冷。所以民间又有“春捂秋冻”的说法,意思就是说春天一定要多穿点,可别让地球的吸星大法把自己的热量给吸了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