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灵岩山-天平山徒步

(2015-12-21 13:43:54)
标签:

旅游

苏州灵岩山

天平山

白马涧

分类: 随行天下
去年3月底来的苏州,马上两年时间了。去过寒山寺,虎丘以及吴江的静思园,同里古镇、水乡周庄。这两年的时间坚持的运动有夜跑、瑜伽以及骑行,唯一没做的事就是落下了两年多的徒步。
这次徒步也是我创建的运动群里男同事在嚷嚷,本来单双休恰逢此周双休,本来被放鸽子后准备花两天睡觉的我毅然报名参加。
最初他们征询问是去灵岩山还是树山,两个我都不熟悉。但是对于爬山兴趣很大,索性建议去穿越灵岩山-树山。结果被告知灵岩山离树山太远,穿越有两条线灵岩山-天平山,树山-太阳山。因觉得前者名字好听,于是定好路线。
此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又变成徒步,在我看来,也只能算是徒步。
去之间稍微了解了下,说去苏州灵岩山到天平山,必须穿越七个小山峰,又称小七尖。灵天穿越,是江南地区一条经典的户外路线。
不过基本都是现成的路线,而且一般都是苏州这边户外活动群以及老人带小孩、年轻小情侣以及周末放松的工作一族。
吴江去灵岩山的路线:
吴江汽车站94路车----吴中汽车站换车43/63到木渎(具体站点忘了,到了就能看到灵岩山的大门)
灵岩山位于古城苏州西南的木渎灵岩山,山高182米,周广1800亩,山上多奇石。巨岩嵯峨,怪石嶙峋,物象宛然,得于仿佛。旧有"十二奇石"或"十八奇石"之说。因为灵岩塔前有一块"灵芝石"十分有名,因此得名"灵岩山"。


灵岩山大门


周末徒步的人还是比较多的,灵岩寺位于灵岩山,山上原为吴王馆娃宫旧址,原名“秀峰寺”,宋改“显亲崇报禅院”,唐朝称“灵岩寺”。以后成了净土宗著名道场之一。东晋末陆沅舍宅为寺,梁天监年间(五○二至五一九年)重建寺,并增建佛塔一座。寺的原有建筑除塔以外已不存在,现有建筑都为清末和民国时重建或增建。但是敬佛礼佛之人回选择初一十五登山,若是单纯的徒步,可以稍避此时间段。

由于此次行程主要是徒步,也就是简单的体力活,要出汗的,所以呢,路上的风景几乎都是错过的。只是偶尔的一回望、一抬头、一歇脚,看看景,舒舒心而已。
http://s10/mw690/001n3NgNgy6XWCIYHqx39&690


灵白线上的军事基地
http://s3/mw690/001n3NgNgy6XWCJ3Kv032&690


灵岩山和天平山连接处有栏杆隔断,当然不打算去天平山的可以折返直接去白马涧景区,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由于此行是爬爬爬,所以在栏杆被折断的地方有象征性的售票人员,一人5/元,我们一行7人买了一张门票,30元。然后入天平山景区。
天平山位于苏州灵岩山北,海拔221米。因山顶常有白云缭绕,故称白云山。又因山顶平整而名天平山。还称范坟山,因范仲淹先祖祠墓在此而得名。
天平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南,太湖之滨,是太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有“吴中第一山”、“江南胜境”之美誉。天平山海拔 201 米,山势峭峻奇险,古称白云山,又名赐山,系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祖归葬之地。

灵白线
http://s5/mw690/001n3NgNgy6XWDx9vDee4&690





http://s1/mw690/001n3NgNgy6XWDxdifec0&690


http://s10/mw690/001n3NgNgy6XWDxkzot09&690

高义园共五进,依山而建,入头门,经仪门,第三进今额"乐天楼",原名御书楼,旧称宸翰楼,是座宏敞精致的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15米,进深10米,上下均为三开间,下为回廊周匝的四面厅,上为四面栏窗的敞阁。第四进为凌空高架的逍遥厅,与乐天楼互为对景;亭为歇山式,左右出两翼若双阙,有重楼复阁之势。后院为高义园正殿,单檐歇山造,面阔三间,内有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初游天平时所题"高义园"蓝底金字盘龙匾,和他手书的"游天平十六韵二首"诗碑两方。
http://s8/mw690/001n3NgNgy6XWDyo2xNb7&690


出高义园,门外上了4路车,到汽车站坐大巴返回吴江,正好是晚饭时间。
由于入冬,登山的时候我比较心急,出了汗又得考虑到后进的同事,经常性的逐流等待,于是这一急进一等待,出汗又被风吹,回来居然感冒了。
一个月内感冒两次,也是体验别样人生了。

总体来说,苏州这边的户外徒步更注重的是各种装备,而且户外活动群太多。就个人偏好来说,我偏爱的是自由行的旅游徒步。
还有就是关于路牌标示问题,真心吐槽,杭州在这方面真的好太多。以及风景区的环境保护做的也不是很到位,虽然有很多提示,但是随处可见乱扔的垃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