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时我们正年轻

(2009-12-08 19:02:27)
标签:

杂谈

那时我们正年轻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们矿山集中力量办高中。为组建高中,从其他子弟学校抽调教师骨干。高中所在地设在一个称做“三公里”的地方,那里远离市井,环境幽然,四周是连绵的山脉,最近的山脚下有条清澈的小河,河中小鱼连连。

    学校全称是西林铅锌矿子弟二校。我从子弟三校抽调来此,做了一个高一班的班主任,任教两个班的数学。当年分配一批刚毕业的大专生和中专生,素质很好,如今都可以考上重本。那时我们正年轻,做什么都有热情。办报报,排练大合唱,做起来有滋有味。中午大家吃着从家中带来的烙饼和咸菜,晚自习,一杯水一个面包则已。暑假一道去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习,傍晚去附近的动物园散步,周日去太阳岛游玩松花江。

年轻,给那个学校到来活力,演绎出许多生动的故事……

那时我们正年轻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如今这些人天南地北,王俊峰夫妇去了新疆乌鲁木齐,王德军夫妇去了丹东,寇修军、孙英华夫妇去了扬州,金友、大恒夫妇在葫芦岛发展,孙艳夫妇与黄荣生姜敏夫妇去了山西连城,于龙友、孙仿贤落脚青岛。

教体育的鲍玉军不幸去世,去西林区工作的有李淑敏、李永刚、徐春元,留在矿山的张元库、刘万龙,贾世昌、郭世俊。陈晓丽去了上海,殷学勤在伊春,庚焕信去了五星,也有几位老师不知去向。

郭治章主任、姜尽书、张国元、张淑琴等老教师均已退休。艳伟校长退休后投奔儿女去了北京。万龙的父亲,刘天甲校长,教化学的杨槐老师、回景茹老师、李正旭老师,教语文的张世廉老师相继去世。

                                              

                                                            2005年秋简记

 

 

学校放假两天,我却在为09年最后一期的校刊《扬帆》整理文稿,撰写编后语。偶尔见到05年的一篇小文,虽为简记,却是我生命的一道印痕,放在这里是为纪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演出记录
后一篇:天甲老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