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區經濟梯田化

(2012-12-08 22:29:14)
标签:

回憶

房产

改革開放前

 

我們是一个落後的農業大国

 

大国的唯一出路是123產業並重--地區經濟梯田化

 

所以我們用最有潛力的地方工业化

 

大部份工业化後的農村並無消失

 

並升級為镇/市[如XX村變成XX镇]

 

農业式微工业興

 

總人口上升

 

其中的狡狡者進入第三產業

 

拼村則完全不同

 

拼村用的是最沒有潛力的地方--窮山惡水

 

拼村後的村壯大部份消失

 

第一產业由衰轉興

 

總人口下降[10條村每條300人,拼村後剩1條村/镇1000人]

 

最後123產業並重

 

地區經濟梯田化

 

......................................................

 

同時

 

城市出現大量三等市民

 

一等市民[城市人]

 

二等市民[城市化人]

 

三等市民[被城市化人]

 

......................................................

 

[被城市化人]沒有资源和福利

 

本身還淪為[城市人]的资源和福利

 

大部份為奴為婢,男盜女娼。

 

[所以不存在城市资源没法承受的問題--正如中國不會未富先老一樣]

 

[被城市化人]有2个選擇

 

1.在窮山惡水中,和孩子過着比為奴為婢更差的生活--連想從事男盜女娼也難

 

2.自己為奴為婢,男盜女娼,孩子可能升為[城市化人]

 

答案只有一个

 

......................................................

 

釋放最後的廉价勞動力

 

和土地市場化

 

之後

 

農村的人均財富大升

 

一等市民的可支配资源大升

 

二等市民因提質受壓,前路難走,後有追兵

 

三等市民永垂不朽--阿門

 

ps.

 

一個国家同時進行如此巨大復雜的質變和量變

 

是前所未有的

 

成敗取决於質變和量變之間的互動

 

反過來說

 

能優化/保障質變和量變之間互動的

 

必大有可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