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现在楼市各方面的调控不少,
但大部份并未发挥实际作用,
真正起作用的是一些“潜规则”,
如评估价,装修发票,装修贷款,原价过户,
拍卖流程[限拍条件=把人民的钱送给财团]等等。
所谓“潜规则”,
就是指不成文、不公开,
但得到大多数人的默许和遵守,
成为“显规则”之外的另一套行为准则和规范。
出现“潜规则”现象,
反映的不只是个别的道德和诚信问题,
更表明我们现有的制度“显规则”本身存在缺陷。
正是制度本身的漏洞和破绽,
以及执行不力才会出现“潜规则”。
除非进行本质改革,
让遵守制度者得益,违反制度者受损,
否则一切的努力[如:6条8条16条收银根等]
都经不起“潜规则”的腐蚀。
Ps.1
个人认为现在不可能进行本质改革,
因此当“潜规则”和“显规则”冲突时,
多数情况下遵守“潜规则”者得益,遵守“显规则”者受损。
Ps.2
你没有改变潮流的力量,
就切勿因一时之气,顶风逆行,
才可保存/壮大自己。
Ps.3
在中国和“潜规则”对抗比和“显规则”对抗更危险。
前一篇:分蛋糕故事对楼市的启示
后一篇:存钱收息糊涂,借钱买楼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