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说:“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男子不钟情?”可见,怀春与钟情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情感。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发生变化,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爱慕,面对孩子这些正常的变化,家长们担忧、不安。为了遏制孩子的情感,他们会采取一系列自认为很合理的作法。
金童认为:情感伴随人的一生,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情感。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于青春期孩子朦朦胧胧的情感,家长们一定要慎重对待,不能采取“堵”的方法。
金童在青春期网“与孩子谈性”栏目中,看到了一篇文章,将其转戴给各位博友,希望能给家长有所启示。
发现女儿的“性”秘密后
萍萍收到了自己有生以来的第一封“情书”,是品学兼优的班长写给她的。萍萍看后心里乱极了,兴奋、害怕、害羞、紧张……她未敢告诉任何人。
从接到信的那天开始,萍萍就感到心里好烦、好乱,看到那个男孩就脸红、心跳。她感觉到班长那火辣辣的眼光,但却不敢正眼看他。上课胡思乱想,老师讲的课什么也听不进去;下课也不敢与他说话,甚至是正常的工作也委托别人去与他交谈了,工作、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干扰。
妈妈从女儿的情绪变化中也感觉到了什么,因为从女儿看信时的神态及女儿收到信后的变化,妈妈已猜到了七八分。作为母亲,她有些为女儿担忧,害怕女儿真的陷入了情网,她想与女儿谈谈,但又不知该怎么与女儿说。
少女怀春、少男钟情,是自然的、健康的,作为家长,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件事呢?女儿收到男同学的求爱信,该怎么看待和处理呢?
打骂、训斥、隔离等方法都是愚蠢的做法,这种不明智的教育方法,只会引出不良的后果。
家长在处理这件事情时,应做到敏感而不过敏,“疏、引”而不“禁、堵”,要注意做到尊重、理解、关怀、分寸”八个字,使孩子能健康对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情感问题。
家长在与孩子交谈时,不妨试着采用以下的方法:
(1)引导法。与孩子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然后在民主、平等的交谈中,帮助孩子强化青春期性心理、性道德的内容,要让孩子知道:爱情是美好的,神圣的,但同时还负有对社会、对他人、对家庭的责任,决不可草率从事,而他稚嫩的肩膀是挑不起这付重担。
(2)比喻法。可运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现象,孩子一看一听就能领会的事进行比喻。比如对孩子说:“过早涉入爱河就好比是无证驾驶汽车,未经培训考核或不懂交通法规而盲目开车会出事故,甚至会撞死人的。”这样,孩子就会很容易接受的。
(3)旁敲侧击法。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比较强,家长可采取移花接木的方法,借用别人克服情感障碍的故事来启发他们,诱导他们,促使他们自己去思考,让他们运用自身的理智来摆脱情感的羁绊。不过,在讲别人的故事时,千万不要掺入自己的说教,否则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爱心提示:女儿收到“情书”时,家长应做到敏感而不过敏,“疏、引”而不“禁、堵”,注意做到“尊重、理解、关怀、分寸”八个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