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啥老话说“戏子无义”

(2009-07-24 10:35:39)
标签:

平川易马

杂谈

分类: 思和辩的言论

    深圳市长徐宗衡倒台了。有人评论说缘于戏子无义。大家都熟悉“戏子无义”这个词,特别是和它联起来的上下句;但是现实中却很少有人使用了。因为,婊子都从良成了小姐,戏子摇身一变也都成了天王巨星。那么,咱们不说当今,就说过去大家为啥要讲“戏子无义”呢?搞清楚这句话的意思,咱们首先就要搞明白啥叫“义”,啥是“戏子”。

 

    两千多年前,孔老师就提出了“义”,孟老师又进一步解释了“义”。不过,两位博导的学问过于艰深,咱们初本以下学历毕业的百姓就没有必要深究他们两位对“义”的解释。按照咱们的理解,“义”就是公正、合理的意思,比如大家常说的:正义、道义,还有与感情成分相联的情义、信义、义气等。“义”就是咱们中国人对个人提出的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戏子”这个概念更好理解,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艺人”,有唱歌的,有跳舞的也有演戏的。为啥两千多年来,咱们中国人都用“义”来规范和完善个人道德,而大家偏偏都认为有一部分人没有这样做或是做不到这一点呢,讲什么“戏子无义”呢?

 

    究其原因,有人说这是由于戏子职业的关系。在舞台上他们善于表演各种情感,以至于当他们回到现实生活中,也让人难以区分他们情感的真假,谁也搞不清楚他们的微笑到底是作戏还是真情?

 

    其实,这只是一般的说法,真正的原因有两条。

 

    一是缘于戏子的天性。戏子的性格和咱们普通百姓不同,从外表上大家都看得出来。走在街上,你看到那些发式古怪,奇装异服的人,多半都是艺术工作者或是有艺术家潜质的人,估计古时候的戏子在外表上与当时普通人的差别也不例外。对于戏子的性格特征,德国精神病学家博尔温·班德洛做过非常深入的研究。班德洛认为艺术家(这里当然不包括南郭先生)都是一些精神障碍患者。他说:“艺术家追求成功的野心、感染大众的能力和他们的变态性格有着令人惊讶的关系。”他进一步指出: “与其说艺术家们受到变态性格的困扰,还不如说,正是因为这种困扰他们才成为卓越的艺术家。”既然真正的或者说是专业的戏子都是精神障碍患者,那么咱们就可以把他们理解为精神上生有毛病的病人。对这样的病人,你怎么可能在他们存有缺陷的精神结构上寻找“义”这个健康的道德横梁呢。

 

    还有一条重要的原因常为大家所忽视。那就是一直有一些人对戏子“捧杀之”。咱们普通百姓对戏子的态度是只观其戏而不求其“义”,有一些人则不同,如过去衙门中的官吏或是贩丝倒盐的商贾,他们对戏子是即要办堂会赏其戏,又要在床榻之间索其“义”。这就有点难了,对作戏之人求情索义,几近于缘木求鱼。结果可想而知。于是,这些家伙到处嚷嚷,“戏子无义”、“戏子无义”,这样喊来喊去,把本来与咱们无关的事硬是塞进了咱们脑子里,让咱们也稀里糊涂地明白了戏子是无义的大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