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夜,我的春梦是被一声脆响打断的。
   
我擦掉嘴角的口水,抬头问:“谁?”
   
“蟑螂。”儿子答。
   
原来,儿子晚自习放学回来,发现门廊里聚着5只蟑螂,他眼疾手快,一只拖鞋飞出去,就要了3只蟑螂的命。他通报一石三鸟的战绩时语气显得很得意。其实,儿子是幸运的,他遇到的一定是3只动口不动腿的书痴型蟑螂。证明这点很容易,因为在屋里暗处的某个缝隙里,那两只惊魂未定的蟑螂正在向同伴传递空谈误国伤身的硬道理。
 
   
儿子的这次胜利是偶然和微不足道的。时间已经证明恐龙的朋友蟑螂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动物之一。四亿多年来,没有谁能够撼动蟑螂的强大地位,现在,除了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人们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踪迹。过去,在与蟑螂的战斗中,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无论哪种方法总也奈何不了它们;现在,人们又想到了一个新办法,那就是:吃掉它。
 
   
据前不久在伦敦召开的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传出的消息:为解决人类日益严重的粮食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一些学者专家在进行了长期充分的科学论证后认为“将昆虫作为食品来源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在他们开列的菜单中,蟑螂榜上有名。
 
   
专家们指出,抛除我们厌恶它们丑陋形体的心理因素之外,食用昆虫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首先,对我们来说,昆虫比一般肉类的蛋白质含量更高,且富含炭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分。另外,昆虫食品比肉类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人体消化1磅里脊肉需要3到4个小时,而消化1磅蝗虫只需不到1小时。
 
   
其次,对自然环境来说,饲养牛羊需要消耗大量资源,与之相比,用昆虫生产1公斤动物蛋白质要比生产牛羊肉节省大量资源、空间和时间。
 
   
第三,从前景上看,目前已知的可供人类食用的昆虫有1400余种,其中包括蚂蚁、蟋蟀、毛虫、蝗虫、飞蛾和蟑螂等,它们的种类多,数量大,它们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丰富的食品来源。
 
   
有时候世界就是这么奇怪,面对一道难题,你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可是只要你换个角度去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令人厌恶的蟑螂,你杀不尽它,吃了它,不就是一个既可以净化环境,又可以添饱肚皮,一举多得的好办法吗。试想一下,在2039年的某一个傍晚,你在一家七星级的酒家宴请朋友,手捧一册厚厚金色菜单,翻过海鲜、翻过法式大餐,在东北家常菜一栏中,手指点到青烹蟑螂,机灵的侍应生马上会告诉你:“这个可以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