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文化的“广州塔”

(2010-10-04 17:47:16)
标签:

广州

亚运会

广州塔

小蛮腰

海心塔

良心发言

杂谈

分类: 社会经济评论

http://s9/middle/4ae9f052g91c77231e2e8&690

可爱的“小蛮腰”终于有了正式的大名:广州塔。

不过一看到结果时,我不禁大失所望:广州塔,没有任何一点文化韵味啊!此前在各种调查访问中,“海心塔”一直在待选中名列“三甲”。由于以前民间把北京路作为广州的中轴线,而清代以来,广州又有新的中轴线,就是从白云山的摩星岭到珠江新城对开的海心沙,而广州电视塔就在海心沙之边,所以“海心塔”很不错,体现了海洋文化、珠江文化、岭南文化等三种文化都韵含在内的广州文化。没想到最后竟败在“白开水”手下!

 当然,选用者的解释不无道理: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电视塔中,70%以所在地命名,如悉尼塔、迪拜塔、澳门塔等。学者更认为电视塔属于公共设施,不适合采用“最佳选择法”而应采用“最少错误法”:最少歧义的,骂得最少的,才是最好的!

 这种“公共管理理念”也能让我认同。 如果把“小蛮腰”定位为“公共设施”,那它的名字只不过是一个符号,供人叫唤— 供本地的老幼男女叫唤,也供外来的老幼男女叫唤—— 怎么方便、怎么易记就怎么好!这和广州火车站、广州地铁没有什么不同——仅仅是比它们高,比它们新而已。但是如果作为一种“文化设施”,它就应有更多一点“文化内涵”,多一点关于广州的文化记忆,文化理想。这个塔因为它的高与新,曾引广州人无限遐想,“小蛮腰”的优雅、“扭纹柴”的亲怩,都在不同群众中长期并存。如今尘埃落定,也算是求同存异的一种折中结局。

“广州塔”已成定局,但我们更爱心中的“小蛮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