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2019-03-20 16:13:45)
标签:

杂谈

历史

书法

文化

郑文公碑

分类: 艺园漫步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石之桑\图文编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按】中国书法,艺苑菁华,历数千年,史迹流衍,面目多端,难以尽举。本篇介绍的是北魏《郑文公碑》。

      《郑文公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又名《郑羲碑》。刻于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系崖刻,共有内容近同的上、下两碑。上碑在中国山东平度市天柱山,下碑在莱州市云峰山。下碑51行,每行23~29字,比上碑书写略晚,字亦较大,剥泐较少,因而比上碑更为著名。
      《郑文公碑(下碑)》肃穆庄重、气宇轩昂,自清代中叶以来即为著名书法家包世臣、叶昌炽、康有为等所推重。此碑为郑道昭书写,结字宽博舒展,笔力雄强圆劲,字体近楷书,并有篆隶意趣相附,为魏碑佳作之一。
      《郑文公碑》系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郑道昭为了纪念其父所刻。书写者是郑羲的儿子郑道昭。
当时郑道昭是兖州刺史,刚开始刻在天柱山巅,后来发现掖县南方云峰山的石质较佳,又再重刻。第一次刻的就称为上碑,字比较小,因为石质较差,字多模糊;第二次刻的便称为下碑,字稍大,且也精晰,但并没有署名,直至阮元亲临摹拓,且考订为郑道昭的作品后才受至重视。
      《郑文公碑的笔画有方也有圆,结体宽博,气魄雄伟。清代包世臣说:“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中。布白本乙瑛,措画本石鼓,与草同源,故自署曰草篆。不言分者,体近易见也。”是“真文苑奇珍也”。
     《郑文公碑》集众体之长,有篆书的笔法,隶书的体势,行书的纵逸风姿,又有楷书的端庄。其用笔,既有篆法圆转形成的圆笔印象,又有隶法方折形成的方笔感受。方圆兼备,变化多端,雍容大雅。或以侧得妍,或以正取势,混合篆势、分韵、草情在一体,刚劲姿媚于一身,堪称不朽。

    《郑文公碑》节选——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历代书法及书法名家——北魏《郑文公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