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时的荆州在哪里
(石之桑)
今年夏天,《赤壁》电影大片在全球隆重公映。在吴宇森导演执导的电影《赤壁》中,集结了港台、内地梁朝伟、金城武、张震、林志玲、小宋佳、赵薇、佟大为、侯勇、胡军、张丰毅、尤勇、寇世勋、臧金生等诸多知名演员。这部以三国历史为主干的史诗类电影,再次唤起人们对赤壁古战场血与火的追忆……
http://www.chibi.com.cn/images/col109/yu-jd1.gif
( 赤壁遗迹 )
赤壁,这个名字记载了一场名垂青史的战争,记述了一代威震一世的英雄。赤壁之战,这个以少胜多的古代经典战例,可以说达到妇孺皆知的程度。东汉末年(公元208年),我中华一代豪杰,极尽千古风流,在这里演奏了中国古代战争的悲壮豪迈的一幕。展开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诗卷,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吟诵,是何等豪放;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刻画,是何等的壮观;“周郎”——小乔的那儒雅而又英俊的佳配,“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是那样从容不迫,是那样的飘逸超群!苏轼的这千古绝唱,不知倾倒过多少人。就是苏东坡这千古绝唱铸就了如今文武双赤壁!
提及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提及赤壁,人们不得不想到另外一个密切相关的地名——荆州。

( 赤壁之战示意图 )
历史上荆州其实是一个地域的概念:向北,它到达今天河南境内,南阳就是当时的宛,信阳一部在江夏境内;向南,它一直到达今天广西桂林、广东韶关境内;向东,它是今天湖北江西交界;向西,它到今天贵州境内。是相当广大的区域。
东汉时,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
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出于他们自己立国图强、建立霸业的政治目的,都希望得到荆州这块重要的战略之地。曹操经多年征战基本统一北方,即挥师南下直取荆州;处于荆州下游的东吴孙氏政权,把荆州视为自己立国的屏障,早就对荆州虎视眈眈;大半生颠沛流离、苦于没有立足之所的刘备,更是视荆州为命根子,将其作为建立未来政权最理想的基地。于是三方围绕荆州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可以说魏、蜀、吴荆州之争,构成了三国历史发展的主轴。曹操南征打破了刘备、孙权期望得到荆州的既定方略,促成了孙、刘双方结盟共同抗御曹操,这样才有其后孙、刘联军与曹军的对抗,才有赤壁之战。可见,赤壁之战的战事本是由曹操南取荆州引发的,是曹、刘、孙全面展开荆州之争的延续和发展,所以说赤壁之战的实质是荆州之战。
由于这次战事是两军相遇于赤壁发生的,故称之为赤壁之战。但是位于大江南岸的赤壁实际并没发生两军交战,两军交战是在赤壁、乌林一带江面上,而北岸的乌林(地处今湖北省洪湖市),则是真正的战略决战地。
《三国演义》叙述有关荆州的故事时,已是刘表任荆州刺史之后。刘表是公元189年由朝廷任命为荆州刺史的,至此已有一十九年。经平息内乱、安定百姓,已拥有“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的强大实力,成为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刘表一向以保境安民为本,虽然荆州地广兵多,军资充裕,物产富饶,战略地位又十分重要,但他无志四方,而雄心勃勃的曹、刘、孙则都觊觎着荆州。曹操要统一全国,刘备要立足发展,孙权要全据长江,都把荆州作为争霸目标。这在曹肃与孙权的“密议”、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话”中,都足以看出。因此,在赤壁大战之前,所谓“荆州城”,实际上是指襄阳;而在赤壁大战之后,所谓“荆州城”,实际上是指江陵,除此以外并无单独的“荆州城”。
赤壁之战后,曹、刘、孙三家共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襄阳、南郡三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败曹仁,夺得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部分“借”给刘备(即“刘备借荆州”),于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
今天的荆州城又名江陵城,位于荆州市城区西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城名因地处荆山之南而得。荆州为天下九州之一。西汉时,改九州为十三刺史部(州),荆州居其中。荆州是三国文化诞生和繁衍的历史胜地,《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就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荆州。“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魏晋时代,荆州均为州、府之名。其治所多不固定,直到明初,荆州才作为城名固定下来。

( 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古城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