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的小夫妻,大部分都遇到这样的问题。过年,回娘家,还是回婆家?年关将至,总是为除夕之夜在谁家过年而争论不休,甚至是吵架,伤感情……
事实上解决的方案,无非是这几种。各自根据自家的情况作如下的选择比较,得出合理可行的方案。
【每年都在婆家过年】
每年都在婆家过年,丑丑一家,就属于这种。为什么呢?因为公婆都在山东,而我们生活在天津,丑妈的父母也在天津。每天我们一家三口都晃荡于丑姥、丑姨面前。可公婆老两口见到我们的时间极其有限,所以只要有大的节假日,十一、春节之类我们都会跑到山东。(特殊时期除外啊,比如丑丑刚出生那年。)
也见另外一种原因的,每年都在婆家过年,老公规定的。这样的原因就由来的极其不合理了。倘若夫妻双方,父母面前尽孝的时间概率是一样的,可凭什么因为XX的规定,就要在婆家过年呢?新社会里,应该有新风尚。谁家的宝贝孩子都是一把屎一把尿辛辛苦苦拉扯大的,不能因为嫁到了谁家,就是谁家的人了,不是吗?以前旧社会,女人嫁了谁家,就要姓谁家的姓,现在的新社会这招恐怕不好使了。女人们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是独立的个体。结婚本身,是两个大家庭的结合,更是丛中诞生的第三个小家庭。小家庭是独立的个体,其中也没有谁要依附于谁。至于过年,XX规定一定要去谁谁家,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如果是因为XX的规定,一定要在婆家过年。就当今社会而言小两口吵架,是不可避免的了~!
【每年都在娘家过年】
我猜想,这种情况的家庭会比较少。或是婆家离得实在太远太远?或是公婆去世?除了这些强制性的客观因素外,在当今男人依旧是主导的男女弱公平社会形势下,每年都在娘家过年,这种家庭会很少。
【一家三口在家里过年】
这种情况也是并不多见的。过大年,都是图个热闹,是个家庭聚会的好时机。很少有家庭会选择这样的过年方式。
【娘家婆家来回串】
这种是目前最常见的过年方式。他们大多是和双方父母见面的时间概率相同,今年你家,明年我家。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愉悦的过着春节。
【AA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这是当今小夫妻回家过节的又一解决方案。前提条件也是双方父母见面的时间概率相同,而且身处异地。小两口不希望春节期间跑断小腿,又不希望各自父母在家过节冷清,而做出的选择。当然,这种方式并不意味着,谁和谁的感情疏离。小两口可以通过给对方父母买过节礼物来增进感情,虽说人没到,礼物有了,也能讨得老人欢心。而老人们心理大部分也都是十分开明理解的。毕竟现在都是一个孩子,小两口为了不顾此失彼,只能这样做。孝心孝道也随着礼物带到了,也就足够了。
【两个大家庭一起过节】
这种方式,也有适应条件的。比如,双方地理位置比较近,生活文化背景大致相同等等。地域差异或是文化不同,过了不愉悦的春节还是屡见不鲜的。当然,这种不愉悦也还取决于相处时间和距离。选择这种过节方式的小家庭可要慎重考虑,谨慎安排才行。
总之,长篇大论了很多,最根本的还是要遵循公平公正,不伤及感情的原则。什么类似于厚此薄彼、重男轻女的言论万不可在这过节敏感期大肆无理的宣扬……
http://s15/middle/4ae9b0afh997408b1405e&690&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