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为什么都好色?

(2007-03-07 11:43:25)

http://220.181.29.141/boardfile/shishi/20076/20070205155803.jpg


  你好色吗?不要否认,你肯定也是个“好色之徒”。

  中国人最好色,这是举世公认的,当然不是好性之色,而是好食之色。

  “食者性也,性之色也”,既然古人都认为吃和性是一个人的本能使然,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必不可少的生理需求。这说明两者的必然联系也是不可少的,都关乎到快乐,关乎到健康。如果说中国人的性能力有点不足,那么,中国人的“吃”绝对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

  “食者性也”,那就是中国人的吃很讲究,讲究到如欣赏美女一样,赏心悦目的美女可以令人性欲高涨,同样,五颜六色的食物会让人味口大开。满足性欲和填饱肚子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已经不是很重要的事,追求视觉上的美感,美女也好,食物也好,都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

  “色”,即颜色。辞典上解释为“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说直接一点,就是对“色”的视觉印象。现实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色”的诱惑,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不同地“色”的表达和欣赏,只是需求不同罢了。

  
http://220.181.29.141/boardfile/shishi/20076/20070205155831.jpg


  色的魅力总是让人无法抵挡的。“皮肤鲜嫩白里透红,身材娇好年轻貌美,再来点略施粉黛淡装点缀”,我想任何男人见了这样的女子都会产生生理反应。如果这是一道摆在桌上的食品,不管男女,都会垂涎欲滴,甚至有吞口水的动作。这就是色给人视觉上的直接冲击作用,可以使人产生本能的反应,不知觉地被诱惑了。

  在食品里加上各种赏心阅目的颜色,这在公元10世纪以前就开始了,古人利用植物的天然色素给食品着色,并从雌性胭脂虫中提取出了胭脂红。中国人很早就有将红曲米酿酒、酱肉、制红肠等习惯,用黄饭花、乌饭树叶捣汁染糯米饭食用等。

  可见,在食品中加色素自古有之,只不过那时都是天然植物提取的色素,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由于科技手段的提高,及人类对色素的需求量加大,因此各种人工合成色素开始应用于食品中,虽然解决了色素的市场需求,但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显现了出来,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食品中加入色素,是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的表现,吃的意义不再是简单地解决温饱,而是赋予了更多的艺术化。食物的艺术加工不但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生活上的享受。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好吃,还要好看,能赏心悦目。色、香、味俱全,色字居首,视觉上的需求成为吃的首要指标。色素能促进人的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消化和吸收,成为食品的重要感官指标。

  既然“万恶淫为首”,就“食品色为先”了,人们对食品“好色”,也是对食品的一种“淫吃”,不但要色迷迷吃,还要色迷迷的看,没入口之前,就先在视觉上把食品“意淫”一番,不用吃就先看饱了。

  中国人最能吃,最会吃,理所当然地会在食品的着色上下足功夫,从包装类食品到餐桌上的每一道菜品,从宾馆到家庭厨房内,没有谁在做食物时不会想到“色”。从中国古代的宫廷宴,到享誉全世界的八大菜系,无一不在“色”字上下足功夫。

  所以,中国人最好色,男人好色,女人也好色。

  “色”头上一把刀

  
http://220.181.29.141/boardfile/shishi/20076/20070205160121.jpg


  
http://220.181.29.141/boardfile/shishi/20076/20070205160206.jpg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色”是个好东西,人人求而得之。但在诱惑之下,却处处充满危机。卖淫嫖娼、玩出轨、一夜情,无不与“色”有关,所谓色字头上一把刀,这很形象说明“好色”如吸毒一样,虽然很吸引人,但却时刻充斥着极度的危险。男女之性色,这不但违背了人伦道德,还可能触犯了国家法律,并且染上性病的机率也大,严重损害了健康,甚至生命危险。而食品之“着色”,同样的道理,我们就可能因为“好色”而犯了“色戒”,让自己的身体健康受到“惩罚”。生活中,我们很多人把食品着色没当回事。也许吃得多了,吃习惯了,没有想过食品安全与否,只要好吃、好看,就风卷残云不滴漏,完全没有食品安全意识。

  如近几年常发生的令人恐惧的“苏丹红一号”色素事件,就是很典型地食品安全问题。在英国发生的“苏丹红一号”色素食品安全事件,曾被英国媒体称为是自该国发生疯牛病以来最大的食品工业危机事件。这种含有致癌物质的“苏丹红一号”色素本是一种工业用染料,明知对人体有害,一些厂家受利益驱使仍违禁使用。对于不是内行的消费者来说,根本就不明白色素是怎么回事,更不会想到“色素”还会危害健康。

  食用色素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种,天然色素主要从植物组织中提取,也包括来自动物和微生物的一些色素。人工合成色素是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造的有机色素。在添加色素的食品中,使用天然色素的不足20%,其余均为合成色素。天然色素一般较为安全,合成色素部分具有毒性。合成色素成本低廉、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多样,仍被广泛应用。中国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赤鲜红、新红、柠檬黄、靛蓝、日落黄及亮蓝,允许使用的食品种类有果味水、果味粉,果子露、汽水、配制酒、糖果、糕点上的彩装、罐头等。困此,在使用上都作了严格的限制,一旦使用超标就可能对身体产生危害。

  为了健康戴上“安全帽”

  
http://220.181.29.141/boardfile/shishi/20076/20070205160307.jpg


  
http://220.181.29.141/boardfile/shishi/20076/20070205160349.jpg


  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性之色会使人身心愉悦,食之色会人味口很好。但纵性欲易伤身体,欠上一身“风流债”,而且“爱滋病”会时刻光顾。所以,国家才会倡导使用安全帽,以达到保护身体健康的目的。不要见了漂亮美女就心中荡漾,揽月入怀,做“花心和尚”早晚要吃亏的。吃食物也一样,我们也需要用上“安全帽”,以保证食品安全。虽然发生了多起“色素事件”,但也没必要人人自危,不要因噎废食,毕竟在“色”的诱惑下会情不自禁,忍不住会食欲高涨。不过,只要“好色”有个度,把味口控制好,就不会被色素伤害了身体。

  不管好什么色,平时只要有良好地安全防范意识,炼就一身“五毒不侵”和“火眼精睛”的本领,就不会危害到身体。任何食物超过一定的摄入量时,都可能表现出副作用。色素只要严格按标准使用,不大量摄入,就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如果大量食用多种含有同样色素的食品,就有可能导致摄入合成色素过多,引起行为异常反应。在购买食品时认真查阅包装标识,选用无色素或天然色素的食品,若要选用有合成色素的食品,也必须是在规定的限量及范围内,看清食品标签上的成分表,尽量少食用含有人工合成色素的食品。在烹饪中,适当地使用色素,使食物更加鲜艳诱人,增加食欲,但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量,不可滥用。多样化摄入含有色素的食物,不仅可以均衡营养,起到健康作用,也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所以,生活中我们可以不“贪色”,但也不可“失色”,“色”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是身体的需求物质。“好色”不是错,“贪色”、“淫色”才是损耗健康的不归路。

  2007年1月30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旨在规范食品流通秩序,加强食品流通的行业管理,规范食品经营行为,保障食品消费安全,对市场的管理机构及人员、管理制度以及现场制作食品、散装食品、生鲜食品销售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著名食品安全专家,成都大学生物工程系教授、安为先食品安全培训学校特聘教师余华表示,虽然国家颁布了政策,学校和社会力量也培养了不少食品安全管理师,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对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都要接触的食品还是防不胜防,所以更重要的是要增强消费者自己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

  而咱们作为消费者,要避免好“色”之祸,就要学习、了解“色”食品的安全知识,练就一副识“色”的火眼金睛,以避食“色”生病,确保健康!

  中国人!继续“好色”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