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冬欧(七)荷兰 赞斯堡的风车之城 Zaanse Schans


标签:
欧洲游记荷兰阿姆斯特丹风车城赞斯堡唐吉珂德风车旅行杂谈 |
分类: 到处癫 |
在德国的火车上米拉就问我,到了荷兰准备去看看啥?我不假思索地答道——风车!
如同现在的中国不是满大街亭台楼阁、挪威不是到处飞奔着海盗一样,荷兰不是哪儿都能看见风车的;
但也正如同杭州修复了西湖、丹麦办起了维京派对那般,阿姆斯特丹重新建立了风车时期的景象,让我们终于能够亲自领略那让倒霉的唐吉珂德大叔视为战斗对象的巨人了~
http://s11/middle/4ae8f271ga65feb2fa4ba&690
风车城的名字叫做赞斯堡(Zaanse Schans),早在16世纪中叶就已建成。
几百年前,这里的人们开始利用风动力发展国家伐木业与造船业,从而使赞斯堡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区,也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风车博物馆。
沿湖边漫步,风景宜人水波荡漾,是让人舒心的好地方……
http://s13/middle/4ae8f271ga65fea5a040c&690
http://s5/middle/4ae8f271ga65fea87dc74&690
在这个不断被“西风吹、海水淹”的国度,人们运用智慧发明出世界上第一座为人类提供动力的抽水风车,风车转动时所产生的动力能将堤坝积水抽干,因此保障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免受沉陷的威胁,很快得到普及。
由于是利用自然风力,没有污染耗尽之虞,它不仅被荷兰人民一直沿用至今,也成为当下热门的一种新能源。
http://s3/middle/4ae8f271ga65ff2c129f2&690
http://s5/middle/4ae8f271ga65fe9569c44&690
这便是“荷式”的小桥流水人家……
http://s8/middle/4ae8f271ga666bb748747&690
门口放置的飞鸟模型不仅可以观测风力风向,还给寂静的土地平添了几分生动活泼的快感~
http://s11/middle/4ae8f271ga666bb180d6a&690
http://s11/middle/4ae8f271ga6659c9ac50a&690
在这个依水而建的国度,船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而在17世纪中叶,荷兰的船舶业更是一度霸占着世界海洋运输,几乎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总和的一半。
http://s6/middle/4ae8f271ga666bad86ef5&690
荷兰的风车最早是从德国引进来的,但也仅用于磨粉类的工作。
到了16世纪,根据当地湿润多雨、风向多变的气候特点,他们对风车进行了改革。
首先是给风车配上活动的顶篷,为了能四面迎风,他们又把风车的顶篷安装在滚轮上。这种风车被称为荷兰式风车。据说最大的有好几层楼高,风翼长达20米,由整块大柞木做成。
http://s10/middle/4ae8f271ga65ff3786099&690
http://s10/middle/4ae8f271ga65ff3c49499&690
http://s8/middle/4ae8f271ga65ff3e323b7&690
随着夕阳斜下,风车城被染上了一层金色,饱满而生机盎然……http://s10/middle/4ae8f271ga65ff1eb92b9&690
水中游荡的野鸭子……
记得刚到瑞士时和女友去逛苏黎世湖,也是远远看到这么群野鸭子,当时嘴巴比脑子快,腾的就蹦出一句:“看!好多的鸳鸯~!”
女友嗤笑道:鸳鸯只有中国才有您就这么指鹿为马的,这是常识啊常识……
后来和米拉一起游荷兰,对着这一塘春色,米拉竟也兴奋的拽着我嚷嚷:
“看啊细细~好多的鸳鸯!”
……
所以,这就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要不怎么能做朋友呢~
只要有搭伴儿,内疚减一半儿;妞儿定是来帮衬我的:)
http://s6/middle/4ae8f271ga65febf61405&690
http://s13/middle/4ae8f271ga66a064cfe0c&690
http://s12/middle/4ae8f271ga66a068a001b&690
欧洲流传着一句老话:“上帝创造了人类,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
荷兰在日耳曼语里的意思是“低洼之国”,因为它的国土有一半以上是低于海平面的。
为避免海水涨潮时遭受灭顶之灾,荷兰人民几百年来不断与海争地,竭力保护着原本就不大的国土,修建了长达1800公里的拦海堤坝,增加土地面积60多万公顷。
所以如今荷兰国土的面积,有将近五分之一都是人工填海填出来的。
http://s3/middle/4ae8f271ga65ff106c3d2&690
记得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
说是一个小男孩在堤坝边玩耍,偶然发现防洪堤的墙上破了一个小洞,海水不断渗入,而四周又没有可以帮助的大人。孩子担心村子因这不断渗水的小洞而被海水淹没,于是便用手指头塞住了洞口,忍受一夜的饥寒疲劳,终于在次日被大人发现,救了全村人的命……
我想荷兰人民这种坚毅顽强的性格是对的起他们国徽上“坚持不懈”这四个字的。
http://s9/middle/4ae8f271ga666ab1ab6d8&690
如果没有这些高高耸立的风车,也许荷兰人就无法从大海中争得三分地,也许就不会有如今这繁荣安详的土地,和那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http://s15/middle/4ae8f271ga65fec0550fe&690
除了名满天下的唐吉珂德、郁金香和风车,荷兰这个国家还创造出众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
排名世界500强第一把交椅的皇家壳牌集团(燃油)、快速消费品航空母舰联合利华(日化)、电气王国飞利浦(家电)等等……
看到如今的繁荣,有谁能想到,这个国家曾在16世纪前竟是一个长期处于被割据统治的“受气包”呢~
没吃过鲱鱼,就等于没来过荷兰。这是荷兰人的说法。
在14世纪,荷兰的人口不到100万,约有20万人从事捕鱼业,小小的鲱鱼为五分之一的荷兰人提供生计。
为了争夺渔场,荷兰和苏格兰之间曾爆发过三次战争,而荷兰人却凭借“一把小刀”打败了彪悍的苏格兰人。
1358年在荷兰北部的一个小渔村中,一位名叫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除去鱼肠子的方法。那时没有冰箱,荷兰人民依靠这种方法大量制作腌鱼,延长了食品一年的使用寿命,为当时航海食物提供了市场,在全欧洲畅销,特别是英格兰。
16世纪初,荷兰一直受到西班牙的统治,终于在1568年爆发延续80年的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战争,并在荷兰北部七省成立荷兰共和国(正式名称为尼德兰联合共和国)。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
很多史学家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
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
就像他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家一样,他们又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
荷兰渔民的一把小刀将人人都可以染指的自然资源转化为荷兰独占的资本,从一条小小的鲱鱼拉开了他们帝国统治的历史。
http://s9/middle/4ae8f271ga664a6be1318&690
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比英,法,德,诸国船只的总数还多!
在东亚,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垄断着日本的对外贸易;
在东南亚,他们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城,构成了今天雅加达的雏形;
在非洲,他们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新航线的要塞好望角;
在大洋洲,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
在北美大陆的哈得逊河河口,东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纽约。
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荷兰成为海上殖民强国,继西班牙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达到商业繁荣的顶点。
1656年荷兰使团到达北京,入主中原刚刚八年的大清朝廷以一种兴奋的态度接待了他们。
但荷兰人遇到了那个时候所有到中国的外交使团都会遇到的麻烦——就是在觐见皇帝时必须行三拜九叩的大礼。
事实上一直到18世纪末,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我们只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利益。”
荷兰人的重大利益是什么?就是通商和赚钱。
17世纪后期,荷兰先后与英国、法国交战,在海上败于英国(英荷战争),在陆地荷兰败于法国(法荷战争),再次被法国占领,从而衰落下来。
1814年脱离法国,翌年成立荷兰王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一战期间保持中立。二战初期宣布中立。
1940年5月被德国军队侵占,王室和政府迁至英国,成立流亡政府。
1945年恢复独立后放弃中立政策,加入北约和欧共体及后来的欧盟。
此外,我觉得,荷兰语有点像“德语+英语”的综合体。
比如谢谢这个词——
德语是
英语是
荷兰语是
嗯……倒是挺应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