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藏北线(一)九寨沟的残孤院

(2009-12-30 21:56:12)
标签:

川藏北线

九寨沟

残疾孤儿

孤儿

汶川地震

慈善

细细

细细的抽屉

旅游

分类: 到处癫

这次的川藏北线不同与以往的沿线走点和随性,而是带着目标制定线路的。

出发前好友米拉正好发起了一个活动,给九寨沟残孤院的孩子送鞋,于是我们便商量了一下,打算一起同行。

通过一段时间的筹款,米拉得到了第一批活动资金,给残疾孤儿院的每个孩子每半年3双鞋。

这所残孤院已收养孤儿近40名,其中藏族居多,9名是残疾儿童,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在汶川大地震中逝世了。

川藏北线(一)九寨沟的残孤院

 

残孤院设在九寨沟景区不远的一处山坡上,四周环山空气清新,倒是十分适合学习的地方。

川藏北线(一)九寨沟的残孤院

 

这里的冬天十分潮湿阴冷,而孩子们却还穿着单鞋,我觉得心里有些难过……愿这些物品能让他们双脚不再受冻。
川藏北线(一)九寨沟的残孤院

 

图片中的爱尔兰小伙子Kevin是米拉以前的同事,也是孤儿院的常客。

他在九寨沟市场开发部工作,常常来这里给孩子们放电影,院里的许多房间和设备也是他与另外一位爱尔兰的同事Mike一起修建的。孩子们特别喜欢他俩,一看到Kevin来就围了上去。

川藏北线(一)九寨沟的残孤院

 

校舍有许多新添置的座椅板凳、书本和游乐器材,许多也是这两位外国小伙儿制作购买的。
川藏北线(一)九寨沟的残孤院

川藏北线(一)九寨沟的残孤院

 

孩子们知道有位大姐姐送来了新鞋子,都开心极了,因为尺码不同,需要试穿,还细心的套上塑胶袋,懂事的让人窝心……

川藏北线(一)九寨沟的残孤院


川藏北线(一)九寨沟的残孤院  
除了带来鞋子,米拉还用剩余的钱买了一些文具和体育用品。孩子们都十分开心,快乐洋溢在红噗噗的小脸上……
川藏北线(一)九寨沟的残孤院

这位老人是院长刘怡平,于2003年8月发起创办的“九寨沟县方舟残疾孤儿院”,这是阿坝州第一所民办儿童福利机构。

他和妻子雷宽心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孤儿院和孩子们一起生活,是位见人先笑的和蔼老人。
川藏北线(一)九寨沟的残孤院

 
老先生说,另一个爱尔兰的小伙子(Mike)帮了很大他的忙,这里的大部分桌椅和孩子们的床都是他弄来的。

可惜Mike已经去了埃塞俄比亚,这次没有遇到他。

当Kevin和我们一起进到图书室时,他指着当中的一套竹沙发诧异的说:“这不是我们房东家的沙发么?!”接着Kevin的女朋友拎起一个竹编的篮子也惊奇道:“这不是我拿给Kevin的水果篮么!”

我和米拉听了哭笑不得,这家伙为了孩子还真是什么招都用上了……

但不知为什么,我心里觉得很感动!他们也不是富裕的人,为了让孩子们尽可能的享受到和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的待遇,真可谓是心思用尽,而且还是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国度,为着陌生的一群孩子……
川藏北线(一)九寨沟的残孤院

 

这个房间也是他们精心布置的,看上去一点也不像孤儿院,倒是很像一所不错的寄宿学校。

木头搭建的房间充满了温馨的感觉,我想,孩子们一定很喜欢这里吧,因为这里有家的感觉……
川藏北线(一)九寨沟的残孤院


川藏北线(一)九寨沟的残孤院  

校舍静静坐落在群山之间,干净整洁的环境让我心里有了更多的期待。

校长、老师、Mike、kevin和米拉的所做所为让我感动,也对我有了新的启发。愿今后有更多的人能去关心和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却有着比我们更多不幸的人们。

慈善离我们并不遥远,用心比什么都来的珍贵,毕竟,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川藏北线(一)九寨沟的残孤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