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文化感悟随笔家庭亲情友情职场生活 |
分类: 我年少无知 |
小陈阿姨是我家以前的钟点工,28岁,湖北籍,中学毕业;儿子一个,老公一个,双双为了前程来大上海打工做家政,落户到我家时已有3年经验。
她做事相当麻利,总在你提醒之前就能把事做掉,比如到换季时主动将衣服被子整理好,或头天刚洗过的沙发套又弄脏的情况下也当即洗好熨干铺平如新。
她不会埋怨,至少不会当着我的面,当我向她表示感谢时她能迅速的说没关系这是她应该做的。
她不喜欢狗,这也是后来我们分开的原因。
一次阳台上晾衣服,跟她闲聊起了她儿子,她说,来上海打工也是为了给儿子一个更好的环境学习,在上海受教育、念大学,不要像她和丈夫一样没什么文化,辛苦工作却看不到头。
说时表情十分笃定,甩衣服的手也随着了字尾的肯定语气而劲道十足。
我说大学不是唯一,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并不一定非要大学毕业才有出息,当个插画师也不错,如果他有天分的话,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会开心,许多父母都把自己所完成不了的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这并不好。
“不学习干嘛,不学习能有什么用,像他爸那样帮人家物业看电梯?”小陈阿姨激动的反驳,我想我的话是不是刺激到了她?一时尴尬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看样子这样谈下去好象火药味会重,我并不想和她争论到底,毕竟是她的孩子。
沉默了一会,我又问到,“你觉得教育孩子什么最重要?”
她想了想,没有抬头,喃喃的说:“想象力吧。”
想象力?从小陈阿姨的嘴里说出来的?
“你说是想象力么!?恩…我的意思是说,我很认同,没想到你也能这么想…”我有点吐词不清了,小陈阿姨继续说,“是啊,我就是觉得想象力很重要,想象力可以决定很多东西。”
我又是一惊!
几年过去了,我常对朋友谈起这件事,不知小陈阿姨还会不会记得我们曾经的这段对话,至少我不会忘记,也不可能忘记,在那一刹那,她让我明白了很多事情。
也许这句话不是她自己领悟到的,但难能可贵的是她能在众多平庸的判断标准中选择了“想象力”,并坚信它所带来的力量,这已是非常难得。
祝福她。
后一篇:声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