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课题研究教学设计)

(2017-02-08 22:06:19)
分类: 教学设计

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课教学设计表

姓名

李伟坤

手机

13315006233

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中年级段有效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策略研究

立项时间

2016 35

课题级别

市级教师个人课题

课题编号

1501139

研究目标

⑴研究出中年级学生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提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

⑵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探索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⑶形成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小学语文中年级段作业设计案例集。

⑷有效整合课内外作业,使学生作业保“质”减“量”。通过开展有效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激发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研究内容

⑴分析、寻找有效激发学生作业兴趣的方法,研究小学语文中年级段有效作业的设计原则、途径、类型等。

⑵从形式、内容、难度等多维度,研究小学语文中年级段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的有效设计策略。

⑶借助网络、智能手机端等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小学语文中年级段有效作业的评价体系。

讲课题目

爬山虎的脚——学会观察

年级及学科

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一课是叶圣陶老先生所写的经典佳作。叶老的写作秘诀是观察、观察、再观察。有了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而本文恰恰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细心、用心的观察。学习本课的重点就是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通过教师提炼,为学生制作微课,教给学生观察的四大法宝:

一、按顺序进行观察。    二、抓住事物的特点。

三、观察细致,想象合理。四、反复观察,才有收获。

这四大法宝,不仅是在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写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课堂上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观察,并能把自己观察到的写下来,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情分析

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文本的讲授,让学生知道作者是怎样观察的,然后在课后进行小练笔。可是,仅仅靠课堂上老师对文本的分析,学生无法很好的完成小练笔,可以说仍是一头雾水。同时又是在家中完成,没有老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所以往往完成效果不够好。

    学生对于微课非常感兴趣,教师将要讲授的内容通过微课提前告知学生,学生在家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进度弹性掌握自己的学习进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为课堂上的进阶探究、拓展研习做好准备。

学习目标

l  通过观看微视频,需要达到以下目标:

1.        学会观察的方法。

2.        能结合具体语句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

l  通过课堂上的学习,需要达成以下目标:

1、能结合具体语句学习观察的方法。

2、能用观察方法观察身边的一种植物。

3、能运用观察方法完成小练笔。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观察

难点: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逐渐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学法指导

微课+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堂任务书

教学设计说明(与课题研究的相关性分析)

如何让作业设计更加有效(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同时用最快最简单的方式及时反馈作业效果,更好的为教学服务?设计本课教学设计时,与翻转课堂实践研究相结合,将作业前置,借助微课的“一单一视频”来进行前置自主学习,课上对微课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当堂解决问题与难点,取消或减少大量课后作业,真正减负增效。

特点一:课堂翻转,先学后导。技术支持,服务课堂。本节课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课前教师精心制作微课,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学习观察的方法,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线上与线下交流互动,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课堂上教师按照“目标检测——进阶探究——拓展研习”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屏幕上画一画、写一写,展示自己的作品等来参与课堂。音乐、视频、图片等多种手段的应用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从而学会观察,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技术融入课堂,更增加了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特点二:生本课堂,目标导引。语言训练,课堂高效。本节课目标有三:1、能结合具体语句学习观察的方法。2、能用观察方法观察身边的一种植物。3、能运用观察方法完成小练笔。通过三个学习任务,逐条落实目标:1、目标检测:分析课文和例文中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2、进阶探究:到校园中观察花坛中的菊花,从文本到实践,学以致用。3、拓展研习:写观察收获,完成小练笔。将传统课堂中回家无指导的写作放在课上有效指导。小组合作,交流分享,互相补充完善,使观察更加全面到位,表述更加准确生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特点三:主题教学,弱化分析。以文带文,能力提升。本节课以新课标为基准,弱化文本的分析,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学生学会了观察的方法,掌握了本单元的一个知识点,就可以一篇带多篇,学习本单元其他课文,省时省力,实现语文学习的高效。每一篇课文都可以当做例文,依托文本,高于文本。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长期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有所提升。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与课题有关之处,必须做重点标注说明)

教学环节

教师及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设计必须加粗字体说明)

课前:

观看微视频,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教师准备:制作微视频,并发布到班级群,设计自主学习单,人手一张印好

学生准备:提前发放自主学习单,网上下载课前微视频,在家借助一单一视频进行自主学习。

观看微视频这一作业形式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调控学习进度。对于程度不太好或没有掌握的同学,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已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微课和自主学习单的使用,可以极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1、观看微视频,达成目标:

     1)学会观察的方法。

     2)能结合具体语句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

在自主学习单中明确告知学生达成目标,学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边学习边进行自我反思,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2、通过观看教学微视频,学生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一:你学会观察的方法了吗?请写出老师告诉你的四大法宝。

法宝一:                  法宝二:                                

法宝三:                  法宝四:                                                     

任务二: 请认真读一读《牵牛花》这篇文章,结合观察的四大法宝,试着在文中进行标注(顺序、特点、想象……)希望课堂上能听到你精彩的赏析!

牵牛花

我们学校的花坛里种着许多牵牛花。花开时,远远望去,花坛里红绿相间,犹如一匹美丽的彩锻。微风轻轻吹过,那一朵朵牵牛花仿佛一个个顽皮的小孩,在绿叶丛中探头探脑。

     走近细看,牵牛花的茎是绿色的,仿佛一条弯曲的小蛇,上面长着小刺。那碧绿的桃形叶子均匀地长在茎上。叶子边缘有锯形小牙,略呈红色。有的叶子上还滚动着几颗晶莹的露珠。牵牛花长在茎上,有的像小伞,有的像纺锤,还有的像小喇叭……有红有紫,有白有粉,五彩缤纷,清香宜人,实在惹人喜爱。

任务三:掌握了观察的四大法宝,请到学校西北的花坛观察盛开的菊花吧!

课堂上将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观察收获!

完成任务一,检测学生观看视频后的学习效果,任务不多,简单精炼,不会给学生造成负担,反而可以加深印象。

完成任务二,将观看视频所学四大法宝学以致用,在课外短文中进行批注,为课堂检测做好准备。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特点,还有语文本身的特点。我们不能忽视文本,抛开文本,既要依托课本,还要高于课本。

在微课中叶圣陶老先生的这篇课文作为范文,依据观察的四大法宝,分析作者是怎样观察的。然后以一篇拓展到另一篇例文,让学生进行赏析。学以致用,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任务三,让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到生活中学会观察。每天孩子们都会经过花坛,但是并不曾仔细地观察花坛,更不会按照四大法宝所介绍的方法观察花坛。微课中把各个角度拍到的花坛照片为学生呈现,吸引所有学生仔细观察,用正确的方法有顺序、抓特点进行观察,做到胸有成竹,在课堂上才能进行小组合作,有效表达。

课堂

结合课堂任务书,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一)检测目标

师:课前同学们观看了微视频,你学会观察了吗?老师送你的四大法宝是什么?

板书:四大法宝具体内容

师:下面老师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1、请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句,说说叶圣陶爷爷是怎样观察的?并读一读。

过渡语:知道了叶圣陶爷爷是怎么观察的,那么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再来观察一篇。

2、请依据观察的方法,说说《牵牛花》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表述提示:这篇文章按照由(  )到(  )的顺序写的,分别观察了牵牛花的(  )(  )(  ),它们各自的特点是:                  ,作者抓住了颜色,如:      ;形状,如:      ;文中使用了(  )(  )(  )的修辞手法,如:                          ,描写比较细致,有感情地读一读。

过渡语:通过分析课文和例文,可以看出同学们知道了观察的方法,那么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实践一下吧!

(二)进阶探究

师:大家看,这是哪里?这是我们学校北侧的花坛,每天同学们都要经过此处。你注意到花坛中的菊花了吗? 昨天微课中也让大家仔细观察了,你观察到了什么?

1、小组合作

分享观察花坛中菊花的收获

温馨提示:

l  表述时:有顺序、抓特点、说细致

l  合作时:轻声讨论,仔细倾听

l  汇报时:分工明确,条理清晰,声音洪亮

2、交流分享

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会儿要全班进行分享。

全班交流,生生互动,补充完善。

教师评价,生生评价。

(三)拓展研习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细致,所以说的非常到位,让我们动手来写一写吧!

注意用上老师教给你的观察方法。

小练笔     

      对于花坛中的小菊花,你观察到了什么?用老师教给你的观察方法写下来吧!

写作提示:用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你的片段会更加精彩!

             小菊花                                                 

     我们学校的花坛里种着许多菊花。……                                                                                

                                                                                

                                                                                

                                                                              

1、            学生进行小练笔

2、            指生上台读片段,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3、            由于时间关系,回家后再观察再修改。

 

 

 

 

 

 

 

检测课前微课的学习效果。结合观察的四大法宝分析课文和例文,让学生学会观察。同时对课前自主学习的作业及时进行检测反馈,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实现翻转课堂,就是要把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放在课前,也就是微课中,学生可以在家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拓展延伸。表面上好像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实际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

 

 

在检测后进一步探究,让学生学以致用,利用观察的四大法宝到生活中去实践,在小组合作中去提升。

 

教师的温馨提示,告诉学生在表述、合作、汇报时的注意事项,使小组合作更具有实效性。

 

师生互动,互相补充,使观察更深入细致,表述更加准确,为后面写作打好铺垫。

通过前面一系列准备工作,学生对小菊花观察已经非常细致,于是将观察到的写下来,这是更高层次的表达。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写完后,教师进行有效指导,学生写作的效果就会更好。长期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一定会稳步提升。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可以水到渠成很快完成小练笔,这比之前传统课堂来说,确实提高了不少的效率,课后可以做到无作业。

(四)总结

叶圣陶爷爷写作的秘诀就是观察、观察、再观察。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观察,他们是:指板书回顾四大法宝。那么我们就要在写作中很好的应用。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

最后的教师总结,对本节课所学进行整体回顾,同时为学生指明了方向,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爱观察的习惯,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最终实现课后无作业,真正减负增效。

板书设计

   17.爬山虎的脚

               ——学会观察

按照顺序 (整体—部分,远——近)

抓住特点(形状、颜色、位置、动态……)

观察细致  想象合理 (比喻、拟人、排比……)

反复观察  才有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