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中学生身体素质练习的几种方法
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和完善,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是关键。在体育教学中加强素质练习,遵循身体素质练习内容的选择原则和基本组织形式,通过素质发展敏感期,促进学生薄弱环节的发展,辅助练习与主教材互为补充的影响,以及按优势、特点、集体不分组的形式进行身体素质课课练,就可以尽快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大纲的要求。
1、按优势特长分组。
这种组织形式,更适合高年级的教学,一般在课的后半部分利用8—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学生分成若干兴趣小组,采用某些运动项目(如短跑、长跑、投掷、跳跃、球类等)的练习因素,一方面保证身体素质的练习效果,另一方面促进终身从事锻炼的习惯形成。
2、按薄弱环节分组。
通过这样的教学组织来安排学生进行练习,旨在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平衡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区别于学生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差异,如有的男生上肢力量不够,引体向上成绩较差,有的耐久力水平较差,教师把学生按弱项进行编组,届时有步骤地安排和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练习。
3、集体不分组的练习。
这种练习的组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又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就是常用的,在教师统一指挥下,按照规定任务的不同练习手段的顺序实施集体练习;第二种就是在教师的设计和监督下,学生参照全部练习手段及其要求,凭借其自身的近期锻炼目标或者个人的认识和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练习。这里教师选择和规定的练习,既可以是用以发展技术技能所需的那部分练习,也可以是用以促进身体素质增长的即指向于优势或薄弱环节的那部分内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