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由于新三板的包容性,导致很多农业类企业选择在新三板挂牌,那么这就必然涉及到了生物资产的核算问题。关于生物资产的核算,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在于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核算方面,由于两个生物资产的分类可能会导致公司经营业绩的巨大差异,因此两种生物资产的划分标准、隔离墙的设置以及具体的核算就成为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
3、在新三板的审核案例中,关于生物资产关注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请说明消耗性生物资产与生产性生物资产如何划分,这个标准并不难确定,只是在实践中如何执行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关注针对生物资产的盘点方法、程序和分类结果等,请主办券商及申报会计师说明监盘方法。
(2)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规模、分布构成及储备情况,是否符合公司的行业特点,与公司的经营规模相适应;与公司实际产能和产量相匹配。比如以养猪企业为例,如果幼崽不存在外购的情况下,那么企业的养殖规模与种猪的规模应该是有着一定的比例对应关系的,这种情况下种猪的数量和价值应该有着一个基本的范围(生产性生物资产)。
(3)补充说明并披露生产性生物资产分类成新率和平均成新率,说明生产性生物资产规模与成新率对公司业务经营、创新能力和成长性的影响。
(4)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具体情况,包括项目内容、来源(外购和自行繁殖)、养殖时间、投资规模、累计投资成本、转固时间及其金额(如适用)。结合产品特点及存栏结构披露消耗性生物资产初始入账价值如何确定、生产成本的归集内容与分配方法、营业成本的结转方法等,并结合业务特点、经营规模、生产流程等披露期末消耗性生物资产期末余额的合理性。由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账面原值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要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入账以及核算进行详细的说明。
(5)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
(6)主办券商及申报会计师说明针对生物资产的存在、计价与分摊所执行的尽职调查及审计程序,并对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发表专业意见。
4、如果做一个简单的不严谨的类比,那么消耗性生物资产类似于存货而生产性资产类似于固定资产。在实践中,如果将生产性资产核算清楚,那么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基本问题也就搞清楚了。由于生产性生物资产存在账面价值确定、摊销期限确定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直接影响到经营业绩,因而在实践中会重点关注。
5、至于生物资产的盘点问题,地上跑的还是可以的,毕竟看得见摸得着,至于这水里游的,就比较麻烦了。这里我们探讨的不是存货盘点问题,就不再详细论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网上找一些资料自我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