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最早认知的是投资机构,前些年做的出色的投资机构基本上都是在某几个或者某一个领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水平,有的关注环保、医疗,有的关注互联网、信息化,有的关注现代农业、大消费。
后来以券商为代表的中介机构也逐渐在行业分类方面做出尝试,比如我们常见的券商的投资银行部都设立了专门的行业群组,比如TMT、医疗、环保等。
那么监管机构要不要在行业分类方面也做出一些探索,个人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先说投资机构和中介机构进行行业分类的必要性和价值主要体现在:
1、理论基础: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谓术业有专攻,与其在大海里全面撒网,不如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精耕细作。
2、大的背景:中国的经济体量是足够大的,就算是我们不考虑其他的因素,在国内任意一个行业领域的业务机会都是我们永远都做不完的。
3、政策趋势:国家鼓励某个行业做大做强,鼓励进行某个行业横向和纵向的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
4、核心价值:对某个行业越是了解,我们就更加能够对某个行业的价值以及发展方向做出明确的判断,也就能够提供更加精准、具体和价值最大化的服务。投资机构对某个行业了解,那么投资就更加无风险回报也会更高;中介机构对某个行业更了解,那么就会发现更多的业务机会并创造价值,比如对某个上市公司的估值更加准确,同时能够根据行业发展变化提供更多的基于业务整合的并购服务。
新三板挂牌企业越来越多,一年新增挂牌企业的数量甚至就可以媲美一个交易所二十多年发展的上市公司的存量。在规模和样本已经到了足够大的数量的时候,行业分类也就成为一种必要。
股转系统一直以创新的姿态走在前沿,并且也是在很多方面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同时做出了表率,那么小兵认为在行业分类方面也可以做出一些尝试:
1、建立更加符合实际甚至脱离现有标准而具有更加实践指导意义的行业分类标准,分类标准比如整合难度、上下游产业链等。
2、针对不同的行业出具不同的审核以及信息披露的指引,尽管股转系统对于新三板挂牌的门槛是开放的也是统一的,但是不同的行业之间可能会在运作模式、发展前景、财务规范等各个细节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是矛盾不共荣的情况。
3、归纳总结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竞争优势以及行业风险,从一种更高的层次指引中介机构的行为,并且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其实,股转系统在新三板挂牌企业转让说明书的信息披露中已经明确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比如要求披露每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每个企业特有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等。只是股转系统并没有表达一个明确的行业分类监管的信号,同时中介机构也是偷懒耍滑把这些对行业分类有价值的信息给写成了千篇一律的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行业分类前进的道路,需要监管机构更加明确的信息,同时更加需要中介机构更加尽心尽力的思考和执行。试问,很多券商每年要推荐如此众多的企业,有多少券商的新三板部门已经有了行业分类的行动或者是念头?
Ps:新的一年,小兵将会在行业分类方面进行最低级的尝试,会定期将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同时,也将会建立行业研究微信群,与大家一起探讨研究行业问题。
投行小兵
2015/2/10于江苏江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