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感谢各位朋友长期以来的关注与厚爱!我的新书《投行十年》已经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已正式与大家见面,在当当、亚马逊、京东等正式发售,谢谢您的关注。
→→→→→→→→→→→→→→→→→→→→→→→→→→→→→→→→→→→

不破不立,是一句霸气十足的话,也是一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得话。我们都知道要想得到新的,就必须先把旧的打破甚至消灭,而很多情况下我们在新旧之间的选择,困难不在于怎么建设新的,而是怎么打破旧的。
如果要计算新三板扩容的一周年,应该有两个核心的时间点可以参照。一个是2013年12月14日,这一天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这个日子或许可以看做是怀孕的日子。另外一个日子就是2014年1月24日,这一天是新三板266家企业集中挂牌的企业,这一天或许是意味着孩子出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将1月24日看做是新三板扩容的生日更加准确一些。
不管怎样,我们回头看这一年来新三板从无到有,从出生到成长的变化,我们有惊喜、有遗憾、有期许,也有感慨:
1、这一年,有超过1500家的企业挂牌新三板,这与曾经传说了“三年五千家”的节奏和目标基本上保持一致。
2、这一年,尽管新三板的申请和挂牌家数持续增加并且呈现不均匀的分布状态,不过股转系统还是保持了非常好的审核理念和审核节奏,基本上没有出现排队过长或者报告期过期加审的情形,至少实现了我们很多人梦想的“审核有预期”的梦想。
3、这一年,股转系统一直将新三板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和先锋队,一改资本市场监管机构“衙门水深难进”的印象,积极推行开门审核阳光挂牌的基本理念,保证了新三板挂牌企业、中介以及监管机构的良好沟通。
4、这一年,企业、中介机构以及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对新三板的看法和态度都是从质疑、观望然后到认可、期许。以前他们可能质疑新三板市场会雷声大雨点小或者是有始无终,而现在他们更多地是期待新三板能够给参与者带来更多新的思路新的启示当然也要有新的收获。
5、这一年,在新三板的市场我们接触到了太多的新鲜的东西,以前想过但是没有做过的,甚至是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比如:电子申报系统、无纸化申报、做市商制度等。当然,未来还有更多新鲜的东西等待着我们,比如:分层管理制度、集合竞价交易制度、退市制度、转板制度等等。
投行小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