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居设计中式风东方古典自由惬意家居 |
分类: 老冯原创设计 |
的确,将近一两年的时间里,“冯克军的艺术空间”较以往冷落了很多,个中原因很多,比如,本职工作繁忙、家中事务繁杂等。同行朋友们的提醒与忠告,让我决心继续“博”下去。接下来,我会尽量抽出时间,多作些设计、多写些博文,与网友与同行朋友们交流。今天,呈现给大家的是我完成于2011年底的一个中式家居设计,也算是回归博客的一个新的起点吧。
今天呈现给大家的家居设计“华夏遗韵”,是我2011年唯一的一个重要的设计。接下这个设计,是在2010年底的时候,因为业主是一位十几年前曾经合作过的老客户,接下这个设计后,曾写过一篇《与业主一起慢慢变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7b694010187pc.html)的博文,抒发了当时的感慨。因为业主何总的器重以及之前合作的默契,当时我就把这个设计定位在当年最重要的设计上了。所以自设计伊始,就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说起这个设计主题“华夏遗韵”,还是在多年前做完“中国印象”主题家居设计后,便已考虑的一个设计。当时,这个设计的业主是一个“大款”,在设计完成后,他觉得不符合他“气派、豪华”的要求,而让我对设计来次大的改动。无奈,我给他重新作了一个“豪华”的设计,而将当时“华夏遗韵”捂了起来,期待有能担起这个设计主题的业主出现。
业主何总是一家国有大型金融企业的老总。基于对他多年的了解,结合现在家居设计的一些流行风格与趋势,我给这个设计定位为中式风格为基调,融合些许现代乃至中式元素,力图打造一个具有东方情致、富有怀旧色彩并自由舒适的家居。“华夏遗韵”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归属。因为又隔了两年的时间,“华夏遗韵”的酝酿又得到了一些新的构想,因为中式家居大多因为过于追求风格与造型,而降低了生活的自由性与舒适度。在新“华夏遗韵”设计中,如果“中式”是个外壳,那么“舒适”与“自由”的分量则更重。我们毕竟生活在现代,生活方式与古代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中式家居设计,只要有些古典韵味就可以了,更多地,要考虑的则是家居能给我们带来舒适与便捷。
2012年初,工程全部完工后,我因家事繁忙等原因,一直没抽出时间去拍照。直到今年“十一”假期,才终于提前约好何总,去他家进行了拍摄。因何总的日程非常繁忙,所以,拍摄时间也仅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因此,最后照片拍下的,基本都是他家真实生活的原貌。没有刻意地重新布置,这个家居反而更多了些接地气的生活气息,这也是那些需要精雕细琢的家居“实景照”所无法比拟的吧。某种角度讲,正是这种“随意”的拍摄,让这个中式家居有了更浓郁的“自由”与“舒适”的色彩。
该家居空间格局非常完善,客厅与餐厅以及走廊等区域划分科学有序。在再次空间划分上,只是将门厅处通过一个隔断,将门厅与客厅进一步区分。而在客厅与餐厅的西墙部分,因不在一条直线上,从风水学角度上说,存在一些弊端,所以,又通过一个小隔断,解决了这个小问题。
和那些为表现“中式”动辄搬来红木家具不同,“华夏遗韵”在家具和配饰选择上,可以说天马行空、自由随意。真皮沙发,充分保证了使用的舒适性,而造型简约的乌金木茶几与电视柜,让家居更平添了几分素朴与大气的色彩。米色洞石的电视背景墙和餐厅主题墙,让整个家居散发出大自然的气息。朱红色沙发背景墙,采用的是金属印花版,华丽的色泽,让空间多了几分华贵与瑰丽。而沙发背景墙上的“火炉”油画,仿佛又在讲述着生活的真谛。如果说这些林林总总的设计语汇,在一个不大的空间里,容易流于杂乱,那么,天花上的红木花格以及散落在走廊尽头等多处的中国风配饰,则将家居的中式风情表露无遗。
“华夏遗韵”的家居设计历经三年,终于画上句号,虽然,她还存在很多缺点,但毕竟是我在中式设计之路上又一次重要的探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华夏遗韵”,去了解一下我这次中式设计的表达方式吧。
热带雨林大理石和现代感十足的照明灯具,给走廊尽头的景致带来无限艺术情趣。
红红的中国结,编织着业主吉祥如意的生活乐曲!
中国结下方这块石头,可来历不凡,它是齐鲁大地上的特有的燕子石!
书房大的格调是现代的,但散落其中的几件中式物件,还是让人感受到了“华夏遗韵”的情致!
没有拘泥于中式的局限,欧式吊灯在红木花格的控制下,没有过于突兀的色彩。
“一言九鼎”,门厅与客厅的隔断上的这座鼎,仿佛在述说着业主的品格!
即使是卧室的床头柜上,也因这具有浓郁中式风情的大贝壳,而多了几份东方文化的韵致!
颇具怀旧感的火炉油画小品,给予了家居浓郁的怀旧色彩!
阳台上的花盆、奇石等,仍旧在继续着东方旋律!
静谧的灯光下,一本书、一杯茶,都可让你忘却日间的烦躁与疲倦!